惠文篇七(1 / 2)

旷野之上,秦王嬴驷与公孙衍距离数步相对而坐。

再见的一番寒暄之后,秦王嬴驷向这位多年未见的老友诉说起了自己这些年来的所思所想;

至于端坐于其对面的犀首公孙衍,则向秦王嬴驷诉说起了自己这数十年以来离开秦国、游历天下的所见所闻。

又是一阵攀谈之后,两人之间那数十年未曾见面的疏离之感却是在慢慢消失,取而代之的则是各自心中的那份获得知己的满足。

眼神缓缓向上偏移,看着对面必然成为自己股肱之臣的公孙衍,秦王嬴驷心中别提有多开心与满足了。

伸出右手缓缓举起摆放在身前几案之上的酒爵,秦王嬴驷带着满脸的笑意邀请道:“公孙先生,请。”

看到眼前这一幕,端坐在其面前的公孙衍先是一愣,一种无比熟悉的感觉忽然在其心头涌现。

在这一刻,公孙衍直感觉自己回到了数十年前故乡武安的那座酒肆之中,只不过眼前之人已经不是当初的秦国王孙,而是真正执掌秦国大权的当今秦王。

心中那一抹熟悉的感觉久久未曾散去,公孙衍同样伸出自己的右手端起身前酒爵,“王上,请。”

这两道话语之后,君臣二人目光在一瞬之间交汇一处,都从对方的眼神之中看到了那一份名为默契的东西。

秦酒向来以甘洌闻名于世,而伴随着那一股酒水被两人饮入口中,君臣之间那种和谐的气氛在这一刻完成了升华。

“砰……”

数息之后,一阵厚重声响忽然在秦王嬴驷的几案之上浮现,然后对面的公孙衍便听到秦王嬴驷轻声询问道:“先生以为,我秦国如何?”

“不敢欺瞒王上,臣以为如今的秦国在经过烈王、孝王两代人的努力之后,无论是从国力还是从军力之上,都远超山东列国之中的大多数国家。”

“反观山东列国,由曾经的天下霸主晋国所分出的魏国、梁国、赵国、韩国四家,如今魏国、韩国都成为了我秦国的附庸,只剩下梁国、赵国还没有表明态度。”

“曾经的东方大国齐国,数十年前已经分裂成为了南方的陈国与北方的齐国。纵使这些年来陈国国君一直励精图治,但是其国力已经不足以改变天下大势的走向。”

话说到这里,公孙衍突然停下了声音,其目光也缓缓转向了南方,那里正是楚国的所在。

眼中忽然一道精光浮现,随后便听公孙衍继续说道:“臣以为,当今天下唯一有实力和我秦国一争高下的,恐怕就只有不久之前才吞并了吴越之地的楚国了。”

“彩……”

公孙衍的这一番分析说完之后,秦王嬴驷当即带着满脸笑意,发自肺腑地道了一声彩字。

“先生虽然身不在朝堂之上,可是却能洞察天下形势。如此格局,寡人心中万分钦佩。”

一句话语落下之后,秦王嬴驷不经意地再次举起手中酒爵,将爵中那甘洌的秦酒一饮而尽。

做完了这一切,秦王嬴驷这才抬起头来无比郑重地向对面的公孙衍求教道:“此番,寡人在洛邑会盟诸侯,共商伐楚之事。先生以为我秦国的这一步棋走得如何?”

“确是神来之笔。”听罢秦王嬴驷的这声询问,公孙衍同样饮尽手中酒爵然后缓缓解说道:“秦国这一步,是将秦楚之间的交锋,转化为了天下诸侯对楚国的讨伐之战。”

“如此做,意义一共有三:”

“其一,楚国数十年之间接连吞并吴越两个大国,已经引得天下诸侯人心惶惶。此刻我秦国以诸侯盟主的身份站出来,不仅能够大涨我秦国的声威,也是顺应天道民心的举动。”

“其二,楚国吞并吴越之地后,虽然短时间之内还不能完全消化所占领土地,但是其国力、军心士气都会在短时间之内有一个大的提升。在这种情况之下,我秦国如果单独与楚国交锋,固然最终能胜,但有可能为他人趁虚而入。”

“其三,楚国国土广大,其跨度西至黔中、东达吴越。这固然是楚国的一个优势,但这也意味着其所接壤的国家可谓众多。此番诸侯会盟必然有不少诸侯渴求楚国土地而欣然参与其中,这正是我秦国在其中动作的好机会。”

公孙衍借着秦酒带来的豪迈畅谈此番秦国会盟诸侯一事之时,坐在其对面的秦王嬴驷则是不发一语,将这些内容一字不落地放在了心中。

直到公孙衍话语落下之后,秦王嬴驷这才轻声询问道:“那先生以为此番诸侯伐楚之事,最后的结局会是如何?”

“会盟之事,重在齐心;心若不齐,那最终的结果毫无疑问是功亏一篑。”一句话道出了会盟之事的实质之后,公孙衍目光郑重地看向秦王嬴驷,“臣以为此番若是能够做到齐心协力、调度有方的话,秦国大势可成。”

“善,大善。”

心中激荡之下,秦王嬴驷连连道出了几声善,然后再一次举起手中酒爵敬向了对面的公孙衍。

“以此爵敬先生,先生,请!”

“该是臣敬王上,敬秦国。王上,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