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6章 秦渠岸旁(1 / 2)

秦国,关中,秦渠之侧。

一阵忽然而起的清风拂过大地,吹皱了秦渠之中那缓缓向东流过的水流,也吹动了秦王嬴连那一头已经被岁月染成白色的发丝。

可是任凭那已经银白的发丝在风中如何摇曳,秦王嬴连却一直屹立不动,只是默默地看着前方缓缓流过的渠水。

距离秦王嬴连不远处的这一道由泾水分出并自西向东汇入洛水的大渠,正是秦国耗费十数年才基本修建完毕的秦渠。

而在原本的历史时空之中,这条大渠被称之为郑国渠。

原本韩国派出水工郑国入秦进言修建此渠,乃是为了疲惫秦国的国力;只是他们没有想到的是正是靠着这条大渠,秦国才终于补上了一统天下的最后一块拼图。

这一番经历,对于韩国来说或许是赔了夫人又折兵,对于秦国来说则是天命所归。

一切的一切或许是上苍都希望秦国一统华夏吧。

如今,这一条大渠提前百年出现在秦国关中的版图之上,对于秦国的统一大业来说确是更添了几分助力。

望着眼前这一条缓缓流淌而过的大渠,望着其中因为泥沙的堆积而显得有些浑浊的泾水水流,秦王嬴连心中不禁百转千回了起来。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未来自己死后秦国的统一大业究竟会如何,秦王嬴连不清楚,但是他希望这一条在自己在位之时基本修筑而成的大渠。

能够给关中北部的秦国百姓带来秋天的丰厚收获,能够让秦国未来的路走得更加顺畅一些吧。

就在秦王嬴连站在这秦渠岸旁看着流水心中思索同时,年轻的王孙嬴驷却是带着一件厚衣缓缓走到了自己的祖父身后。

“祖父,渠上风大,该多添些衣裳。”

说着王孙嬴驷轻轻踮起脚尖,双手缓缓将手中那件墨色厚衣披在了前方秦王嬴连的身上。

感受着从身体之上传来的那份温暖,秦王嬴连多日未曾浮现笑意的脸上浮现出了一丝微笑,因为不久之前栎侯离世一直低沉的心情在这一刻也得到了几分舒缓。

转头回望自己身后,王孙嬴驷那一张充满担忧的神情就这么出现在了他的眼前。

对着秦王嬴连转过来的视线,王孙嬴驷带着几分猜测的语气问道:“祖父,站在这秦渠旁多时,是在怀念栎侯吗?”

听到王孙嬴驷的询问,秦王嬴连刚刚还有些舒缓的心情再一次地低落了下去。

“唉……”

一声长叹之后,秦王嬴连的目光再一次望向了前方那一道秦渠,那一道浸透着栎侯甘龙十数年默默付出的秦渠。

比之作为这道秦渠设计者秦国少府公输立,栎侯甘龙为这道秦渠的付出可以说是只多不少。

无论是工程人员的征发,抑或是工程物资的调运,栎侯甘龙都是亲力亲为。

而这一切都只为了这一道对于秦国关中至关重要的秦渠能够修成,这一切只为了秦国。

想到这里指着距离前方不远处的这一道秦渠,秦王嬴连向着身后的王孙嬴驷轻声问道:“驷儿,你可知道眼前的这一道秦渠对于我秦国来说意味着什么吗?”

“启禀祖父,父亲曾和驷儿说起过此渠,咸阳学宫的先生们也教授过驷儿此渠的作用。”

“哦。”一声回应之后,秦王嬴连也不回头继续说道:“既然如此,说说你心中的想法。”

“诺。”

向着面前的秦王嬴连躬身一拜,王孙嬴驷带着几分稚嫩的话语在这秦渠岸旁慢慢响了起来。

“据先生们所说,虽然我秦国所拥有的关中分属禹王所认定的土地上上等的雍州之地,更是周室发家乃至主宰天下的龙兴之地;但是时过境迁之下,关中的土地也不是全部都适宜耕种。”

“就比如泾水以东、渭水以北这一大片区域就是盐碱之地,作为我秦国主要粮食的粟米、麦子根本无法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之上增长。”

“而我秦国花费十余年时间、耗费了无数人力物力所修建的这一条秦渠,就是为了改变这一局面的。”

听着耳畔王孙嬴驷的话语,秦王嬴连一直默默地倾听着,甚至有时还赞同地点点头。

“说得不错。”眼中满满带上了几分期待,秦王嬴连对着身后的王孙嬴驷继续说道:“不妨详细说说秦渠是如何改良那一大片盐碱之地的。”

“驷儿遵命。”

听到自己身前祖父提出的这一个要求,王孙嬴驷丝毫没有推辞,当即躬身应诺。

随后秦王嬴连再次听王孙嬴驷缓缓说道:“先生曾和驷儿讲过,我关中大地之上一共有两条最为重要的河流,其一为自西向东横穿整个关中之地的渭水,其二则是自北向南纵贯关中的泾水。”

“其中渭水河水因为没有太多杂质,故而显出清澈;泾水河水则是掺杂了太多的泥沙,而显得有些浑浊。这也就是泾渭两条河流交汇之处,呈现出泾渭分明奇景的缘由。”

“也正是因为泾水之中携带着大量泥沙,才给了我秦国能够治理泾水以东、渭水以北那大片盐碱之地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