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生猛的攻击下,没有人不中箭的。
无论是明军的子弹、弓箭和炸弹都有“毒”,铅毒入体,无药可治,就在高烧和流口水失去了生命。
这样的敌人,就是神一样的敌人!
包头佬被打怕了,对东南军的畏惧是与日俱增,在社会上流传着种种不利的流言。
大维齐尔艾西木·帕夏对帝国发布了总动员令,要求15岁到60岁的帝国子民都有义务,在五天之内到征兵处报到,特别是命令中专门写的:“各地方官员必须以饱满的精神状态,喜气洋洋,敲锣打鼓,鼓舞民众参军的热情,不得垂头丧气,或者无视动员命令。”
这一条就是针对社会上的沮丧气氛,可是糟糕的局面岂是一纸命令就能够解决的!
之前连年的战争让民众和基层官员再清楚不过战争的苦难了,安托利亚西部的一位官员在自己的日记里写到:“大伙垂头丧气,心神不宁,焦躁不已。
他们一批批聚集在广场,仿佛最终审判日来临了一样,有的人策划逃跑,可是向哪里跑呢?有的想躲,但是也无处可藏,听闻东方来的异教徒离我们越来越近了,这令我们更加害怕,似乎预示着未来会有一场腥风血雨,吞噬我们辛勤耕耘的良田和龟裂的荒地。”
这可是安托利亚,龙兴之地!
士气都那么低落,民众参战热情极低的情况发生了。
要知道,以前包头佬向白皮进攻,屡有斩获,民众如中国战国时期的秦人闻战而喜,枕戈待旦,想的是抢上一把。
如今的包头佬意兴索然,在特拉布宗(土耳其东北部港市,临黑海,该城以财富与美女著称),即使发布了不登记兵役就要被砍头的命令,也有许多年轻人躲在家里。
在土耳其帝国旧都布尔萨,全市的店铺都因为征兵而歇业。
在伊斯坦布尔,新兵们愁眉苦脸的随着军乐声在大街上游荡。女人们为了自己的丈夫和孩子而哭泣不已。
事实上奥斯曼帝国内部的管理系统其实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严谨,开战前他们组织了50万人参加军队,而整个战争之中奥斯曼帝国军队也没有超过60万人,因为逃兵现象屡见不鲜。
死亡及伤残的土耳其人达到了二十万人,受伤者则过三十万人,相比之下,东南军的死伤不到十万人,可见土耳其人战斗力之逊色,打到后来,逃亡者日甚。
奥斯曼帝国的经济在1660年比1659年下降了20%,他们向白皮的借贷甚至爆发了财政危机,导致帝国经济状态一度陷入瘫痪,让皇太后不得不卖掉自己的首饰,向全体民众募捐,好不容易才能够筹集到一笔资金把这场战争打下去。
他们失去了太多的土地,没有了埃及谷库的支持,整个帝国都陷入了饥馑。
把希腊割让出去,没有了那里的银矿收入。
原本凶狠的北非海盗也不再参与帝国的军事行动。
两河流域的部族尽数独立!
如今的奥斯曼帝国既没钱,也没军火,人越打越少,陷入了泥坑中难以自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