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在二楼看堂的小二立刻按照队正的吩咐给他端来了一大碗上好的凉茶。天气炎热,队正也是口渴难耐,一口气将一大碗茶一饮而尽,砸吧砸吧嘴道:“他奶奶的,什么最好的凉茶,无味无味,跟太平府的老北门茶馆可是差得远了,那边大碗茶里还加了蜂蜜,那叫一个美味。这他娘的什么玩意。”不过想想他也就释然了,这是哪儿啊,这是蓟镇,百废待兴的蓟镇,有这样的茶就算是不错了。他大马金刀的坐在那里,将茶碗重重的放在桌上。小二又给他端来了一盘炒黄豆,他便慢吞吞的吃起来。
下面的马三正跟着门口的迎客小二后面看着菜谱,跟那种看也不看就喊一声把你们店最好的菜一样来一份的江湖人士不同,青弋军的将士们都算是半个秀才,识文断字的好处就是不仅仅是文化水平的提高,还有生活方式的改变,他们在参军前都是大老粗,可是进了军队之后反而身上的大老粗气息褪去了不少,他们在安庆卫的时候碰到军队轮休也会三五成群的出去喝酒吃饭,自然也就养成了看菜谱的习惯,毕竟在安庆卫,特别是太平府,军人可算是有钱人的群体,收入高且稳定,打了胜仗还有丰厚的赏金。这样的待遇放眼全大明哪里能找到。所以这些军人也变得讲究起来,平时打仗归打仗,闲暇的时候自然也要犒劳犒劳自己,像是马三这种还没成家的,到手的军饷除了每个月往家送一半之外,剩下的是自己吃饱全家不饿。关键在军队是全包。衣食住行都不用花钱,这银子就是零花钱,所以一个月就那么一次两次出去开荤的机会,那还不可劲的花,所以马三在太平府也算吃过不少好玩意了。
到了这边,马三也改不掉习惯,认真的看起墙上挂着的菜单来。着东关镇上的茶馆和大城内的茶馆不一样,这边的茶馆是全能,不像蓟州城里,茶馆就是茶馆,酒楼就是酒楼,东关镇就这么大,分的不可能这么细致,所以干脆,茶馆酒楼合并,既能提供茶水,也能提供饭食。大大方便了过往的商旅行人。老板也赚了不少钱。
小二满脸堆笑的对正在看菜单的马三竖起了大拇指道:“这位爷真是个讲究人,往来的商旅还真是没有像爷这样看个菜名这么仔细的。”
马三没有回答他,而是说道:“羊杂汤看起来不错,来一份。杀猪菜也来一个,尝尝你们这里的杀猪菜是个什么味道。还有这个荷叶土鸡。那个什么改刀肉也来一份。再来两大碗刀削面,就这样吧,不够再加。”小二立刻答应了一声,这位爷真是豪气,点的都是店里贵的肉菜,平时过往的商旅不过是点几个小炒,这位爷倒好,这个时候在蓟镇,猪肉羊肉可不便宜啊。小二正准备吩咐厨房,却想起了什么,回头问道:“大爷不用喝点酒吗,本店有上好的。。。”
话还没说话,却被马三一下子打断,“酒就不喝了,我们还有事情要办,快点的上菜吧。”点了这么多好菜却不喝酒,真是可惜了,小二没多想,吩咐厨房去了。
马三却不知道,就在一楼的角落里,四个其貌不扬的人正围在一张桌子前吃着刀削面,方才马三和队正进来的时候已经引起了几个人的注意,两人魁梧健壮,胯下的马匹也不是普通货色,更加不用说竟然两人会有六匹这样的好马,最重要的是两人来的方向是由东向西。以上这些信息综合一下,这两人很有可能是从关外过来,那么关外过来会是什么人呢。难道会是建虏北虏的细作,毕竟这样的好马恐怕只有建虏北虏才有。
没错,这四个人就是青弋军情报军的战士。刘金在京师站稳脚跟之后,一直想着将自己的情报网扩大,因为目前大明的主要对手是建虏北虏,窝在京师是探查不到什么非常有价值的情报的,必须向蓟镇,向关外进行扩展才行,所以这第一站自然就是蓟镇,而蓟镇要是设立情报点的话无非就是蓟州城和遵化城,刘金还是决定将蓟镇的第一个情报点先设在蓟州城,毕竟是府城,人流量不小,且离京师比较近,有利于情报军对蓟州城的情报局点进行支持,等到蓟州这边稳定下来了,再去往遵化拓展不迟。
所以第一批十二名情报军战士便作为先遣队抵达了蓟州,这是刘金从京师的留守人马中挑出来的精干力量,组成了一个小旗前往蓟州布点,而进入蓟州之后他们选择开了一家马具店做掩护。搞情报一定要设立人流量大的店才能获得更多有价值的情报,所以一般都会选择酒楼,茶馆之类的店铺。而马具店在蓟镇可谓是得天独厚,因为蓟镇辽东关外这些地方来往主要的交通工具就是马匹,马车,所以马具店的人流量也是不少,每天来来往往这么多人也能获得很多关外的消息,而且马具店需要的经费不多,正是一个省钱又方便的选择。
而在蓟州城内布点完成之后,小旗官认为在城外最好也有一个小点,这样互为犄角之势,蓟镇是兵灾频发的地区,难保满蒙联军不会再度入侵。所以不能将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必须分散开来,这样无论哪个情报点被摧毁,另一个都能把情报发回去。选来选去,他认为东关镇这个地方不错,靠近官道,交通便利,镇子的规模不大,又不显眼,正好可以搞一个分点。所以今日特地带着三个弟兄过来踩点,中午正到茶馆里用饭,就碰到了马三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