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彻夜长谈(2 / 2)

“老大人,朝廷之事,我一个武将不便评价,但是凡事都是过犹不及,圣上将所谓阉党连根拔除,但却没有人去制衡东林党,焉知东林党不会成为下一个阉党。”刘毅道。

张鹤鸣深深的看了一眼刘毅,他的心中充满了震惊,没想到一个卫所镇抚使,一个十九岁的年轻人,竟然一眼就看透了朝堂的弊端所在。张鹤鸣不想就这个话题深入下去了,转而问起了刘毅他最感兴趣的兵事,毕竟历任应天府和顺天府两任兵部尚书,对兵事最为关心。

“刘毅当年你和老夫说,四十万两白银操练出六百新军,老夫当时还评论新军所费银两太多,大明财力不足,怕是很难做到,后来你又在东南帮助那袁元素立下大功,老夫问你,如今你已经是镇守千总挂着镇抚使的衔,大明各地吃空饷已经见怪不怪,你现在麾下可有一千之数?”

刘毅看着张鹤鸣的眼睛,“老大人,末将如今麾下已经有兵一千二百,跟以前的六百兵比起来只强不弱。”刘毅没有将民团的事情告诉张鹤鸣,如果说自己麾下有兵五千恐怕太过惊世骇俗。张鹤鸣欣慰的点点头,“好啊,一千二百精锐虎狼之师,太平府无忧矣,老夫对你军中配置很感兴趣,不知你现在军中还和天启六年时一样吗?”

刘毅便将火铳连,炮兵连,骑兵连,医护连还有辎重连的事情介绍给张鹤鸣,张鹤鸣听了连连点头,言明此军种配置大善,将一个千户所的兵马合理分配,战时各军各部各司其职,这是一个全新的战争方向,是一种一体化的协同作战,而不是大明以往的那种单打独斗的模式。张鹤鸣又追问医护连和辎重连的装备和配置,刘毅也详细介绍了。

刘毅还说招收了士子参军的事情,让士兵们读书认字,一定程度上提高文化水平,让他们更懂得什么是理想什么是目标。而且刘毅说到,现在招收士子进军营只是担任文化教员,如果以后自己能做到一卫的指挥使或者参将,那么他就会单独组建士子军。用一批知识青年成立一支有信念的军队。对于这一点,张鹤鸣不敢苟同,毕竟说白了张鹤鸣还是个文臣,他的印象中那些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做做文章还行,要是上阵杀敌恐怕就不可能了。

刘毅却提出了相反的意见,秦汉时期的书生都是要习六艺的,自从大明搞了这个八股取士之后,文士才慢慢退化的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看看三国时候那些文臣,都是身怀功夫的,仗剑走天涯,哪像现在的书生,天天读书都读成书呆子了,便是后世共和国也是提倡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都戴着厚厚的眼镜,只知道考试的人对国家能有什么帮助。

刘毅也不多做解释,以后吧,这些都是以后的设想,现在自己的力量太过弱小,自己目前的当务之急,是要投入大量的金钱改进武器,比如制造新铳,新震天雷,打造远洋水师,继续补充预备役兵力,自己分出兵马去福建水师培训,又要补充情报军,还有自己的私兵,怎么说手下要有六千人的兵力才行。一个正兵千户加上四个民团。还有蒸汽机这个吞金的庞然大物,百万两银子扔进去,一声响都没有,火器部队对后勤的依赖太大了,所有的地方都要用钱,一千多万两其实真不多,银子每天如流水一般花出去,还不知道哪天能见效。

一老一少二人彻夜长谈,都不觉得困,不知不觉公鸡打鸣的声音传来。张鹤鸣反而像一个求学的学童,他对新军的一切都感到好奇,特别是刘毅说到装备的时候,他还特地拿来一张纸,让刘毅在纸上写写画画,又是后装铳,又是三棱刺刀,又是线膛铳,这些设想如此新奇,本来就是执掌兵事的张鹤鸣对这些新式武器本身就不排斥,反而听的津津有味。直到张伯进来敲门,“老爷,一夜未睡,身体要紧啊。”刘毅这才停止了介绍。

“老大人,不如这样,冬天寒冷,到开春时我派人来接老大人到我太平府一观。到时候新军又会有新的变化。”刘毅邀请道。

“一言为定!”张鹤鸣有些兴奋道,表现的就像一个二十岁的小伙子。

拜别张鹤鸣,奔出阜阳县,崇祯朝的大明又是怎样的天地,刘毅踏上了新的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