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七章 时间(2 / 2)

也正是因为制造难度太大,所以至少在几年十几年内不解决诸多问题的情况下不可能实现量产。

能够远射达十五里的……榴弹炮,其实就是冯恺自己给脸上贴金罢了,别说跟后世的那种动辄就是数十里的轻型火炮比,就算跟晚清时候比,都还有一大段的距离要去追赶。

所以拥有底火的火炮现在注定不能成为主流,但是武锐军的火炮之所以远胜同时代的大将军炮,是因为制炮材料。

这里面牵扯到材料学,就不多废话了,而且武锐军火炮至少保证了每一根炮管内都刻了膛线,这才是火炮精度、射程的最大保障!

没人为多尔衮裹挟走的那些工匠打开这扇窗,就靠那些工匠慢慢摸索,估计没个三五年的时间想都别想。

至于火枪,武锐军火枪主要是完成了从火绳枪到燧发枪的转变,这个没什么技术含量,多尔衮已经有了成品,就算照葫芦画瓢,也不会费什么事。

说起来颗粒定装火药,想必也难不住一心扑上去的工匠,甚至就连膛线也能刻出来,但是难就难在流水线标准化作业。

没有流水线,纯靠工匠手工……

给多尔衮十年,他也别想制造出一万支标准化的线膛燧发枪。

要知道冯恺在成都蛰伏四年之久,前两年呕心沥血的筹办兵工厂流水线,后面日日夜夜打造火枪,最终也只造出了不到五万支,连全员装备军队都做不到。

这也是为何武锐军如此强悍,却依旧有半数还是使用刀枪冷兵器的主要原因。

只要火枪足够,五万刀枪兵瞬间就可以转化成为火枪兵!

不过也快了,进驻北京城的武锐军战卒总数差不多八万五,其中火枪兵和列装火枪骑兵差不多四万五,也就是说还有四万火枪的缺口。

这次光统帝前来北京登基,庞大的辎重当中就有三万支火枪以及无法计数的弹药、火油还有新征入伍,操练了一年的两万新兵。

三万支火枪先列装老兵,至于新兵先拿刀盾撑撑门面也就行了。

多尔衮看清了武锐军强大的本质,难道南边的人都是瞎子?

或许朝堂上的诸公忙着政斗,会选择当瞎子,但是那些军头呢?

这些军头难道不想强大,难道不会打探消息,他们不会搜罗工匠打造新式火器?

很明显这是不可能的,那么他们也需要时间,可一样都需要太长时间,而冯恺根本不会给他们时间。

成都四年编织巨网,如今已经到了收网的时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