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跟风效应】(1 / 2)

李甜清摸着赵友锵的头,搞得他更加不好意思了,还下意识的觉得有点丢脸。

“别说了,你不是还想要看那个谜团,还没有解开呢。”

“是啊,你是要看什么情形,是驱动了一伙人集体搬家。”

“什么搬家,是转移学校。”

“总不能是因为见识了这个校长的理念吧,呵呵。”李甜清还在打趣赵友锵。

“理念个诡,小孩子哪里听得懂那么多的屁话啊。”

赵友锵拉着李甜清,依旧绕着早上的教室,往里面偷看。

小朋友们此时正趴在桌子上面小憩,这个学校给小孩子的午饭有两餐,一餐就是正常的饮食中午,然后集体到卧室睡觉。

刚才吃的一餐,是下午两堂课之后的一餐,都是小食,然后就会一起趴在桌子上面睡一会儿。

教学一堂课之后,就会到户外做活动。

也是因为要吃饱,才有体力活动这么个意思。

李甜清还在疑惑着打底是什么谜底,赵友锵说“快了。”

一会儿之后,有一个小朋友抬起了自己的脸,然后举起了手对着老师声音不大不小的说:“老师我要拉臭臭。”

赵友锵看到动作,小声的在后头激动,“来了来了。”

“啊?来什么?”

“看就好。”

那个举起手的小朋友,原地站了起来,辅导老师闻声的走了过去,动作也是不慌不忙,甚至有一点可以放低速度的样子。

然后,特殊的现象就来了,另一个小朋友,本来好好的趴着的,也抬起了头来,然后跟着说了一句让李甜清觉得有点匪夷所思的话。

“老师,我也要拉臭臭。”

这第二句话刚放,然后三个,四个,五个,看不清是多少个的头,紧接着全部抬起来了。

一个接着一个的说:“我也要我也要。”

赵友锵忍不住在旁边噗嗤的笑出了猪声,转头看着李甜清一张有惊恐又震惊的脸,就更加想笑了。

他也明白,聪明的李甜清,一定也一下子就秒懂了这其中的奥义了,也不用自己多做解释。

老师不慌不忙,似乎已经是见惯了这样的形态,让他们团体一个拉着一个的紧跟着走出了教室,集体去拉臭臭。

回来之后,也都还没有完,一个小女孩突然把自己的手伸到了老师的面前,说:“老师,我手坏掉了,好痛啊。”

老师拿过来仔细一看,然后揉了揉她的手,安慰的说:“没事,这就是倒刺而已,你不要摸它就能好了。”

“倒刺是什么呀?”

“倒刺就是,它明明长得好好的,但是有人故意去逗它,让它不能好好成长,它就会反过来刺你了。”

赵友锵忍不住的小声嘀咕着:“这老师的解释,也是正够经典的。”

李甜清拍了一下赵友锵,示意他安静。

“那我如果不碰它,它就会不会痛了吗?是啊,它还会感谢你,这样你们都能好好相处了。”

小女孩似乎是懂了,点了点头,但是紧跟着另一个小朋友也上来了,说了一样的话。

“老师你看看我的手也坏掉了,我是不是也长倒刺了呢?还是黑色的。”

老师很是耐心的仔细拿过来一看,然后轻轻的拍了他一下手。

“你这是用颜料笔给自己画的吧,肯定一点都不疼啊。”

“不是啊,有点痛啊,老师你帮我揉一揉吧。”

赵友锵又跟风了,“这撒娇的功力。”

这次李甜清应和了,跟着赵友锵的话后面说:“长大之后还得了。”

看戏看完了,赵友锵拉着李甜清漫步在东西都感觉比自己矮一寸的校园。

李甜清挥着手,问:“你怎么知道幼儿园的小朋友有这样的现象呢?”

“你这是在暗示我没有自己的孩子吗?”

“才不是,快回答。”

“其实我哪里知道幼儿园有这样的现象,这现象是从学生时代,你们女生的身上看到的。”

“啊?什么意思?我们女生可没有一起去拉臭臭的习惯。”

“你们女生,不就很爱一起手拉着手一起上厕所吗?是不是去拉臭臭,不都是一样的吗?”

“这哪能一样,我们拉屎都尽量避免好朋友了,免得太臭了,会被人传出去笑话的。”

“那就是心地不好的女生拉,这样的朋友别交。”

“那根据这样的情况,你就能推理出一个小朋友走了,它好朋友也会一起走啊。”

赵友锵叹了口气,“我哪能知道呢,这不过更像一个赌注而已,但是也不难理解啊,你们女孩子都这样,小孩子看到自己的好朋友一个接一个的走了,自己怕孤单,当然也会想走。”

“那确实是,回家跟自己的父母说,要加上眼泪鼻涕一把,也就很容易心软了。”

“打听一下,新的学校福利好,环境新,还不用倒贴钱,最重要的是转到一个有朋友的地方,能更加开心的学习,这么没怎么折腾,也没有哪个家长会不同意的吧。”

“是吧,换成是我,我想我也是会同意的,没多大点侍事情。”

“这就是跟风效应了,还有一件我还没有来得及说的事情,这还不算是最大的福利。”

“是什么,大方的赵总。”

“还记得上次我带着欣源去银行吗?”

“嗯,知道,我到现在我都不知道你们是去银行干什么呢。”

“我们是去银行存钱,虽然那次我们是为了做任务,把钱都分散的支出了,那钱给了那些孩子,作为来新学校的助学资金。”

“所以那些人也都已经来了。”

“还好就是欣源很能牵线,自己头脑的索取资源能力也多,基本上所有的那些来过我们家的都在,现在他还在帮忙接着接应新的朋友进来呢。”

“也不知道要说你有能耐好还是那孩子有能耐好了,这样不会耽误他自己的课业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