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安康十五年的春天(2 / 2)

黛玉打开一看,首版头条用黑色大字写着‘汉威造船厂新船下水,忠靖侯亲自前往接收’,她对岫烟笑道:“难怪哥哥大前天去了杭州,原来史世伯亲自去接收新船了。”

岫烟微笑道:“瑾哥哥真是奇思妙想,自从他创办了《江南日报》之后,咱们足不出户就能知道外面的事情了。”

黛玉自豪地点点头,把报纸往岫烟那边移了移,方便俩人一起看。

今天报纸上的重要内容不少,除了杭州造船厂的消息之外,还有另外几条也引起了黛玉和岫烟的关注——

鲍氏纺织股份有限公司在南方交易所正式挂牌,由于他们使用了扬州科学院发明的新式手摇纺织机,被股民们一致看好,首日股价暴涨了三倍;

四海银行分别向扬州养济院和扬州育婴堂捐助十万两;

皇家江浙盐业集团股份公司第一季度照常分红,每股红利五十文;

琉球海域海盗猖獗,琉球相国王羡宣称有足够能力保护琉球民众不被海盗侵袭;

镇江一批地方豪绅聚众对抗朝廷的摊丁入亩政策,当地官府为此抓获了上百人。这条消息最后还有评论员文章,言之有物,一针见血,把那些豪绅的丑恶嘴脸彻底揭露。

黛玉指着评论员文章末尾的署名‘云春’,笑道:“云妹妹和三妹妹的文章还是如此尖锐,一点面子都不留啊!”

林瑾创办了江南日报之后,湘云觉得在报纸上发表文章十分有趣,于是拉了探春一起取了个‘云春’的笔名,写了几篇诗词和文章投给报社,没想到大受读者好评。她俩一发不可收拾,全心全意投入了进去,如今是江南日报最出名的评论员,名气大得很。

岫烟微笑点头,很佩服湘云和探春的勇气,她就没有这种胆量。

黛玉忽然惊讶的咦了一声:“英莲也发了篇文章,《扬州养济院的报童》,咱们得好好看看,这似乎是英莲的文章第一次登报!”

英莲勤奋好学,前阵子跟着湘云和探春女扮男装去了报社学习写文章,没想到这么快文章就见报了。

三年前,林瑾召集伊莎贝拉、马超群和鲍天德等人创办了养济院和育婴堂,此举引来一片赞赏。江南日报雇佣了很多养济院的孤儿做报童,酬劳大概是成年人的一半,英莲的文章就讲了几个养济院报童的故事。

岫烟指着报纸左下角,笑道:“这里还有妙玉姐姐的消息呢!”

黛玉一看,只见标题是《扬州科学院的女先生》,看完后皱了皱眉:“妙玉上报了啊,不知道会不会引来抨击!”

四年前,林瑾在四海银行附近买了一块地,创办了扬州科学院。当时根本招不到人,除了重金聘请来做各种研究的几十个大匠及其徒弟之外,只有五六个先生,十几个家生子,十分的寒酸。

南方交易所的所长王基知道这件事之后,让人从老家收罗了四百多个因为鞑子入侵成了孤儿的孩童,送到扬州科学院做学生,总算是解了林瑾的燃眉之急。林瑾从未亏待过这些孩童,衣食住行呵护备至,每月还给发一点零用钱。

妙玉有一次和林瑾去扬州科学院观看授课,觉得给学生讲课很有意思,试着讲了一堂课之后兴趣大增,征得林瑾同意之后去做了个数学教习。她自幼学习天机神算,数学功底极其深厚,又被林瑾用心教导了几年,数学水平在当世可以说仅次于林瑾,教导这些孩童数学基础绰绰有余。她还经常给那些搞各种研究的大匠们提供数学帮助,在科学院很受人尊重。

岫烟低声道:“姐姐多虑了,就算有人抨击,只要无法登报,肯定不会引起其他人的响应。再说了,科学院是瑾哥哥办的私塾,不怕外人说三道四。”

江南日报十分重要,外人信不过,于是林瑾让甄士隐去担任社长。甄老先生是老秀才,文字功底很深厚,做事谨慎,又深谙人情世故,上任以来尽职尽责,从未出大的纰漏。他不点头,抨击妙玉的文章肯定无法见报。

黛玉点点头,把这事放在了一边,继续看起了报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