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5章 赵福金与武植成亲!三更!(1 / 2)

咱们先来说说员外——

简单讲,员外,指的就是在外的员。外,套用今天概念,可以理解成体制外员,也可以理解成领导部。

合起来员外,大意就是身处体制外的潜在的领导,通俗讲话,也可以叫候补官员。

照这意思,员外应该是不在编却有官身的人,是否富裕,是不是大地主,倒不一定。

再说士绅——

相比员外,士绅的概念比较细琐。

词义来讲,士绅最初是士和绅的组合。

士,本是周朝开始贯行的宗法制当中一个概念,指最低一等的贵族。最高级的贵族是天子,天子制下,为诸侯,诸侯之下,为大夫,大夫制下,为士;再往下,就不是贵族了。

隋唐以来推行的科举制,使得没有贵族身份的民间人士, 有了入仕也就是做官的机会。

有科举之后的大多数朝代里,科举考试有四个第次, 乡试, 会试, 院试,殿试。

乡试入围, 便是秀才。当然,北宋没有秀才之说。

古代秀才有资格参加会试,会试入围, 举人,有资格参加院试。

院试入围,贡士, 理论上有资格参加殿试。

殿试,则是皇帝亲自主持钦定。

殿试中的即为进士。

因为是皇帝主持殿试,所以进士也称天子门生。

举人, 贡士, 进士, 原则上都会被赋予士的身份,俗话讲叫做有功名。

有的朝代有功名的人, 会得到标志身份的物件。就算举人和贡士没有,进士也一定会有。

传统来讲, 这个物件, 是一条带特殊标记和装饰的腰带, 就是绅。

也有说是,绅指的是官员上朝时候必须佩戴的装饰性,标志性的腰带, 用来别住用来奏报的笏板。

笏板, 就是官员向皇帝奏报事情时候双手擎在胸前的类长方形的板板,依制定制的, 不能随随便便拿块板子冒充。

是依制定制的。

也可以说是手板, 通常是用玉, 象牙或竹片制成,上面可以记事。

文武大臣朝见君王时, 双手执笏以记录君命或旨意, 亦可以将要对君王上奏的话记在笏板上,以防止遗忘。

而别住笏板的腰带, 便是绅了!

就比如现在戏曲中, 当官的人物腰间挂个圆圆的,镶嵌装饰物, 活似加宽版呼啦圈的东东,就象征性地代表绅。

实际上,绅虽不是用来系腰身的,可也是应该围系在腰际,而且肯定是软性的织物,不可能是戏曲中呼啦圈式的硬质地。

笏板与绅,是套装。但如果某位有这个套装的大爷,因为不属于过失处罚的其他原因离开了官职,笏板就不能再持有了,但别笏板的腰带就是绅,可以留下作为身份标志。

只有绅而没有了笏板的人,大多数会暂且还乡,就成了乡绅。

也可称为士绅!

因为他们有关系,有地位。所以即便是回老家也会有一定的影响力。普通百姓是惹不起的。

而每年退下来的官员可不在少数。

他们中相当一部分可能再被启用为官,并相应再度有权持有笏板。

至少,他们自己多半是这样希望的。

这些人剥夺了很多百姓的利益,霸占田地让百姓为他们劳作,却给可怜的钱财,刚刚维持生活,甚至不足以维持过的很辛苦。

其实北宋以前也有新政推行,只是遇到了太多的阻碍,还有朝中官员有很多不支持的,所以导致推行的都被弄下去了。

而宋徽宗当初其实也想要用新法,但他担心弄出什么乱子来,没有这个魄力,最后还是重用了蔡京这种守旧派。

导致将江山给弄丢了。

可以说,现在大宋的很多制度有大问题, 虽然很多地方依然很富裕,但穷苦的百姓也太多了。

宋徽宗闻言点点头,如果刚开始是在燕云十六州实行, 试验一番倒也不是不可以。

“你准备怎么具体去实施呢?”宋徽宗还是想要问清楚。

听到这话,武植笑道:“大的方向是这样的, 第一条,将所有土地全部收为大宋所有,让官吏去负责产量,让本地官员去银行贷钱,到期之后还上粮食。

第二,以往大宋的官员都是按照资历来升任,忽略了自身的功绩,这就导致很多官员都熬资历,不想为大宋效力,所以要有新的考核标准,可以破格提升那些有政绩的官员,资历只是其次。”

“最后一条,大宋的恩荫制也有严重的弊端,很多官员只要通过恩荫制度,他们的兄弟姐妹在汴京任职的多的吓人,造成了严重的官僚裙带关系。

如果大宋的官员都是这些亲属,随意提拔,对于大宋有严重的危害,所以还是尽早消除这条规定!”

“暂时微臣就想到了这些,事情还需要一样样的处理,即便是这几点就够运作很长时间了!”

“嗯,燕王说的很好!

如果这些方法在燕云十六州实行的好,朕可以推行你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