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若是赵括知晓,会不会有些后悔将“陷阵营”的称号给了这群乌合之众!
或许是战场上血污之气迷失了他们的双眼,蒙住了他们的思想;抑或者是主心骨的缺失让他们彻底的迷茫,彻底的绝望;又或许与他们长期的逆来顺受有关吧!
不管怎样,一边是无情地屠戮,另一边是完全放弃抵抗的弃械待宰。一员骑兵奔过,如同收割稻穗一般收割着人头;弓兵不需要再行计算瞄准,那么大块地方几乎一射一个准;而收割最快的还要属长矛兵,一捅就是一条性命!
转眼间,战场之上几乎已经没有了站立着的赵军士卒。
燕军看着器械投降,匍匐在地的赵军,不禁仰天长啸,心头更是滋味百转,似有发泄,似有感叹,却唯独没有了战胜敌军与屠戮敌军的开心、喜悦。
咱就是被这群人给打败的?还两次?就这?这也算是军人?
忽然间,燕军的将领们似乎意识到,打败自己的并不是这群不算军人的军人,从始至终打败自己的就是那一个人——赵括!
忽然间,燕军的士兵们有些意兴阑珊,他们宁愿他们的对手是那群奇计百出虐他们千百遍的赵军们,是那群马踏联营,火烧连营的赵军们,是那群刀劈寨门,展无敌之姿的赵军们,是那群拼死也要突围,临死也要护主的赵军们。
却唯独不愿是这样一群即便对方还在屠戮杀降也要弃械、跪地、投降的“赵奴”们。
是的,他们已经不配被称为军人,只能是“奴”,只配为“奴”!
终于,在燕军渐渐意兴阑珊后,两万赵军只剩下不到两千人!
而“赵奴”们也终于迎来了他们的“救世主”——国相栗腹。
看着匍匐在自家同袍的血水中,大气都不敢喘的一众“赵奴”们,栗腹也有些嫌弃,丢下一句:“降者发配为奴!”便离开了。
于是,燕军将这些“赵奴”们一个个拽了起来,排成队,带回蓟城!想必不久便能在奴隶市场上见到他们吧!
垂头丧气的“赵奴”队伍中,一员“老者”正教训着一个年轻的后生:“看吧!跟着将军们冲杀的都死了,死的那个惨哦,胸口好大个洞洞叻!要不是我把你拉住,你也就死了叻!看吧,我们都或者哩!活着哩!”
年轻的“赵奴”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
而就在这一老一少庆幸着自己保住了性命时,燕军正在给赵军最后突围的那几百人搬运尸体,打造棺材,用燕军的话来说:“战败不是他们的错,他们是真正的军人,一口薄棺,三尺黄土是对军人最起码的尊重了。”
至于那些匍匐在地死去的“赵奴”们,乱葬岗是他们最好的归宿。
有些人活着,但他已经死了;有些人死了,但他的精神还活着!
......
赵燕大战,第二轮交锋,最终以燕国的大获全胜而告终!除了赵军主将平阳君及其亲兵、留守在营帐中的几十伙头军,其余赵兵几乎悉数被燕军歼灭,赵军俘虏两千人,燕军甚至没有想过要废物利用,匆匆就赶到了奴隶市场,售卖之。
蓟城之外,燕王亲自率领百官迎接凯旋归来的主将栗腹以及副将卿秦!
国相栗腹见燕王亲自到城门之下迎接,慌忙从车辇上下来,一揖到底拜道:“微臣万死不敢承我王降阶之礼!请我王回銮!”
“降阶之礼自有礼之始,乃为各国元首族长而备,然今寡人破格用降阶之礼,乃是为了告诉我大燕子民,这一场胜利来之不易。它是用我大燕数万将士的鲜血换来的,我大燕有大将,我大燕有忠良,我大燕有忠诚的千百万士兵。”
“我王万年!”
“大燕万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