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2章,北伐誓师(2 / 2)

席卷起来的烟尘铺天盖地,将半片旷野遮蔽起来。

好在观礼台选择讲究,处于上风位,不然非得吃一嘴土。

不过即使尘土扬过来,记者们也不在乎了,他们都为在远东看到坦克集群的场景而感到震撼,无数胶卷儿被此谋杀。

“天哪,这足足有近百辆坦克,快要有我们美军半个装甲师的数量了。”

兰迪忙着拍照的同时忍不住感叹,他着实没有想到一个团会有这么多的坦克。

怪不得川军团大张旗鼓北伐,如此多的坦克是实力的象征。

川军团没有派人讲解的意思,黎秀石在笔记本上快速记下几笔,自豪的对马丹娜说:

“这是最新式的五九坦克,所有性能都是当世一流,没有任何一种坦克能胜过它。”

“是吗?看起来确实比谢尔曼坦克和潘兴坦克威武。”

马丹娜眨了眨眼睛,很轻松数出了坦克的数量,只有六十辆而已。

她父亲指挥的第四装甲师,配备了一百六十八辆中型坦克,还有七十七辆轻型坦克,总计二百四十五辆。

这只不过占到四分之一而已,二打一总打得过的。

坦克部队驶过观礼台,绕了一圈停在了正面空旷的空地上。

后面紧接着驶来了浩浩荡荡的步战车长龙,看规模要比坦克部队还要庞大,记者们像是打了兴奋剂一样拍拍拍。

马丹娜拿起胸前挂着的望远镜,认真的观察步战车:“好粗的炮口,这又是一种坦克吗?”

“不,这是运输士兵的装甲车,能搭载七名步兵。”黎秀石指着战车部队自豪的说:

“不过,也可以视作为坦克,因为它们具备跟坦克一样的机动性,武器仅比坦克稍差一些,唯一的弱点是装甲薄弱。

但就算如此,也要比日军的坦克优秀很多。

上次在曼德勒会战,几十辆步战车直接横渡大江,迂回绕后直攻日军师团总部,奠定了胜利的基础。

看样子这比上次的规模还要大,日军拿什么来阻挡?”

黎秀石对于川军团拥有这些先进的武器十分骄傲自豪。

他见过许多中央军的部队士兵们很勇敢,却在日军的炮口下被炸得粉身碎骨。

武器装备不如人,就是要挨打,连还手都难。

川军团能压日军一头,黎秀石感到荣耀,比什么都高兴。

马丹娜听着很稀奇,运输士兵的装甲车是这个样子的吗?

她们美军有一款M3半履带装甲运兵车,听军方说是装甲车中的翘楚之作,正在被大量生产援助到英法,也装备到军队中。

这款半履带运兵车,前轮儿是多层加厚外胎,后面是两条拖拉机式的履带。

采用了发动机在前、驾驶室居中、载员室在后的设计,车斗在满载时最多可装载13名士兵。

还可拖曳大型火炮,或装备反坦克、防空类重型武器。

与川军团的装甲车完全不同,这简直是坦克嘛。

马丹娜感慨没多久,便看到了相类似的设备。

浩浩荡荡的装甲皮卡车队伍,改装的车斗载着六三式火箭炮,一百毫米自行迫击炮。

数不清的炮口半斜着对准天空,无需诉说,所有人都晓得其威力。

自行火炮有点儿类似搭载火炮的突击车,英美军都有,但日军没有,华夏军队也不曾有。

这引起了一些记者的注意,专门拍摄下的照片。

当然,名声在外却没有留下一张图片的六三式火箭炮,最能挑起记者们的兴奋点。

一看到那密布的十二根炮管,记者们疯了一样的按键拍照。

黎秀石不顾及形象兴奋的叫出来:“火箭炮,川军团独一无二的武器,因为威力巨大被日军称之为鬼炮,立下了赫赫战功。”

这款武器有所耳闻的各国军方,都在想方设法要搞到手仿制出来。

只是川军团保护的严实,目前仅仅是赠送了第二百师几门,其余的还没有流落在外的情况。

一款又一款武器的出现,让记者们觉得不虚此行。

照片和报道发回去,足够写好几篇稿子了。

马丹娜心中盘算了一番,对搭档兰迪说:

“六十辆中型坦克,八十四辆相当于轻型坦克的装甲车,二十七门火箭炮,十八门自行迫击炮。

加起来有我们大半个装甲师的数量了,战斗力或许更强一些,按一个装甲师来算。

我认为他们的团长不是一个疯子,是有十足把握的。

你瞧着吧,那个五十五师团一定会被他们打败的。”

兰迪停下拍照,望着浩浩荡荡从面前经过的车队,认可的点了点头。

“你说的没错,可是他们怎么会有这么多坦克、装甲车和大炮?”兰迪非常疑惑的问道。

在二战爆发前,美国常规作战部队不到三十万。

其陆军仅4个步兵师、1个装甲师以及1个预备师,总数不到10万人。

其手中只有300多辆坦克。

纸面实力,甚至还不如波兰。

加入二战以后,大半年美军生产了一万多辆坦克,除了为盟军供货,美军陆续组建了五个装甲师,装备了一千两百多辆坦克。

背后是世界第一工业强国,这样的速度已经是蓝星第一了。

但异军突起的川军团凭什么,哪儿来的坦克装甲车?

旁边的英国记者听到他的疑惑插话道:“谁都想知道,但没有人可以揭开这个秘密。”

兰迪耸了耸肩,看来他们目前是无法知道了。

“你们快看,又来大家伙了!”

马丹娜举着望远镜,死死的盯着开来的六辆发射车。

四十管如同蜂巢一般密集的发射架,牢牢的吸引住了所有人的目光。

有了六三式火箭炮在前展出,人们不约而同的将两者联想在了一起。

这也是火箭炮吗?

“是远程火箭炮,口径更大,射程更远,威力堪比一百五十毫米口径的重炮。”

黎秀石充当了解说员,自豪的给众多记者讲解。

记者们互相对视,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惊疑。

看上去几十根炮管,一次发射几十枚威力巨大的火箭弹,不管是什么都得被炸废了吧?!

真有那么厉害吗?

想到川军团邀请记者随军,也许就能亲眼见证其威力,许多记者都暗下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