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城御书房中,君臣之间的商议还在继续中。
“朕弟、王诚,你们都是朕身边最亲近之人。”
“以你们两个看来,还有没有什么合适的人选,是可以推荐入阁的?”
因为“蚤跳入阁”,而发表了一番振奋言论后的朱祁钰,开始向着他身边两人争取建议。
随着朱祁钰的话音刚落,朱祁锐却是不敢作答。
原因只是因为他的藩王身份,而让他感到了处处受到了掣肘。
大明藩王要想有点建树,当真实在是难!
不过既然朱祁钰都已经开口问话了,朱祁锐也不可能不回答。
而且朱祁锐到现在,又想通了一个关键。
朱祁钰之所以重用自己,就是因为他这个皇帝手下的大臣们权柄过重。
朱祁钰有心扶持自己的弟弟起来,就是为了制衡那些权势滔天的重臣们。
朱祁锐觉得自己要是要唯唯诺诺、躲躲闪闪,说不定就会让朱祁钰认为自己没有什么使用价值。
“皇兄,既然你说了高谷是为了制衡陈循,所以才上的这份奏章。”
“难不成高谷就没有在里面推荐什么吗?”
朱祁钰猛的一拍额头。
“要不是朕弟提醒,朕差一点就把这一茬给忘了!”
“高谷推荐了一个人,左都御史王文。”
朱祁钰停下来,看了一眼王诚后,对他说到。
“朕记得,你好像和这个王文相熟吧?”
“既然是你们都是老熟人了,不妨给朕和朕弟,讲一讲这个王文的过往。”
王诚一听,连忙卑躬屈膝。
王文,原名王强,永乐十九年进士,授监察御史。
宣德十年受命审理白莲教作乱一案,结案之后被受赐名王文。
王文历任陕西按察使、右副都御史,兼宁夏巡抚、大理寺卿、右都御史、左都御史。
对于这个和自己同姓的王文,王诚毫无隐瞒的向着朱祁锐介绍了一遍。
“不知道,王公公以为,这个王文能不能胜任内阁大学士一职?”
朱祁锐反问王诚,是有着不止一个目的。
他把这样做,首先是不想参与阁臣推荐,免得惹来非议。
其次,王诚既然和王诚这么相熟,王诚的建议就更能起到参考的作用。
还有,朱祁锐这是把推荐权给到了王诚,这是在向他示好,也是卖个人情。
“奴婢虽然不知道王文是否可以可以胜任,但是却是知道他从政经验丰富,而且多有政绩。”
“王文他有过地方督抚的经验,在他出视延绥、宁夏边务期间,他弹劾过都督佥事王祯、都督同知黄真等人,使得当时的边关军伍风气为之一新。”
“陕西大旱,也是他上奏朝廷,请求免除老百姓的税赋,为此还救活了不少人。”
“王文还在都察院、大理寺任职过,他也有过掌管过刑狱,提点过言路的过往。”
王诚这话,是想帮着他这个老熟人王文的。
因为王文一旦入阁以后,那么他的知恩图报之下,王诚的地位权势,也会跟着水涨船高。
不过王诚这次的进言,还是很有技巧的。
他没有直说该让王文入阁,而是只是建议,把决定权给了朱祁钰。
这是表示他的知进退。
同时,王诚也是用了王文过往的种种功绩,来向朱祁钰证明,他是一个可用之材。
王诚的话,让朱祁钰也认为,可以把王文给弄进到内阁里面来。
不过朱祁钰觉得,自己既然之前已经问过了朱祁锐,那么还是应该再问一下自己这个三弟的。
“朕弟,你意下如何?”
朱祁锐只是点头:“皇兄是天下之主,一切都全凭皇兄你来做主!”
朱祁钰心中已然决定将王文引进内阁,接着他又说出了下一个人选来。
“朕以为翰林授侍读、国子监祭酒萧镃,也可以入阁,同时再授予他户部左侍郎一职。”
朱祁钰只是轻描淡写的一句话,却是让朱祁锐感受到了他的别有用心。
萧镃不和陈循亲近,也同高谷没有瓜葛,这样一个人进入到内阁以后,可以平衡两方势力。
而且他在入阁和成为户部左侍郎后,还可以牵制一家独大的首辅陈循。
要知道,陈循正是内阁首辅、户部尚书。
朱祁钰升萧镃为户部二把手,只在陈循之下,这不可能只是一种巧合。
不等朱祁锐和王诚作答,朱祁钰又从一堆奏章中抽出了一份来,递给朱祁锐和王诚传阅。
“这是刑部右侍郎江渊的折子,你们都看一看吧。”
朱祁锐弯腰拱手的接过奏章,然后就仔仔细细的看了起来。
其一,厚结蒙古的朵颜、赤斤诸卫,用来牵制瓦剌、鞑靼,以为东西籓篱。
其二,大战过后,瓦剌大军已经无力再南下。这时当免除京军中多余之人,让他们前去恢复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