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6章 关中书院第一课(2 / 2)

晋末多少事 然籇 2476 字 2021-08-05

总比一切从零开始来的方便一些。

不过这样的后果,自然就是书院里的学生······年龄大的已经十二三岁,年纪小的才七八岁。

在杜英看来,这等于是把一年级和六年级放在了一起。

确实有些古怪。

日后肯定是要根据年龄重新分化班级的,不过现在书院里的先生也就这一个,要求太多了。

其实倒是可以让参谋司的小伙子们平时来客串一把先生,自己以及盟中的官吏们也可以来讲一些科普类的课。

杜英在盘算着应该怎么改进书院第一天就暴露出来的问题时,看到眼前这一幕的袁宏,终于还是忍不住说了一句:

“高矮胖瘦各不同啊。”

郗超和桓济都下意识的微微挪开半步,和这家伙保持距离。

这不想说自己是和他一起来的。

至于梁惮,更是露出幸灾乐祸的神情。

作,你继续作!

且看看关中盟那些人的脸色,就知道你这句话得罪了多少人。

袁宏犹自浑然不觉,而罗含看杜英若有所思、并未打算开口,索性自己伸手指了指挂在一侧墙上的一幅字。

众人看去,正是“有教无类”。

圣人所言,有教无类,高矮胖瘦又算得了什么?年无老幼,只要愿意,自然都可以求学问道。

袁宏嘴角抽了抽,不再说什么。

杜英此时好像才后知后觉的开口:“诸位请两侧和后面入座吧。”

看着众人入座之后,杜英朗声说道:

“余为关中盟盟主杜英,今日为关中书院第一课,余受书院罗祭酒之邀,为诸位学子上第一课。

好,上课!”

“参见盟主!”学童们纷纷起身,郑重行礼。

杜英微笑着说道:“坐。今日余不讲圣人学说,这是祭酒所擅长,又有各家大贤列坐,所以余讲一讲,为何求学,求学为何?

所谓求学,求古往今来圣贤之学问,以求上进、以内自省,圣人之说,大而笼统,而如何落在实处,还需后人摸索探究。

学圣贤之哲理,而化哲理为己用,小可造福于家,大可造福于国,此为求学。

求学路漫漫,只是抬头仰望,古今贤人之学问,浩如烟海,只觉得不可触及,殊不知只要一点点的将这些学问理解、应用,甚至改正其中不适合于此世的。

那么自己距离那片星空,也就越来越近,一直到自己也逐渐变成那星空中的一颗星辰。”

学童们听得自然是云里雾里。

何为求学?

对于他们来说,本来就是一个过于高深的话题,毕竟在此之前他们所经历的私塾教育,都是典型的死记硬背。

请来的夫子,自己或许都还对圣人学说一知半解,又如何能够教的明白学生,只能让学生先背下来,日后慢慢感悟。

不管有没有用,先记下来再说,保不齐以后就有用了。

华夏的知识和文化,千百年来,就是以这种最简单而朴实的方法一点点、一辈辈传承下来的。

自己或许不懂,但自己还记得,便先传给后人,一代又一代,总归有人会明白,也总会有人孜孜不倦的去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