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练遵化最好的铁(1 / 2)

杨凡陷入沉思,宋应星现在还没有完全放弃科举,对朝廷还有幻想。

两害相权,杨凡不敢冒险。

虽然说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首先宋应星和自己没有实质的关系,他就不是自己的人。

谈不上用他,最多是帮个忙,还是为了熟悉高炉出品的质量,先拿杨凡的铁练练手。

就算是自己的人,用人不疑也是指结果,不是过程。

是经过反复考察和试用之后,才会出现的结果。

认可了,就用人不疑。

而不是上来就完全放手使用。

用人不疑不是把用人不疑当做拉拢人的手段。

君不密,失其国。

臣不密,丧其身。

几事不密则成害。

国家之争,你进我退,这种改变实力对比的技术。

远远比一个宋应星重要到不知道哪里去了。

不可不慎重。

杨凡决定在后院新建一座小型高炉。

用围墙封闭起来。

专门作为军工车间。

建成后,调付老六过去负责。

以后武器都在那边造。

还是自己的家奴放心。

第二天,高炉都调试好了,大批的铁矿粉也运来了。

杨凡也做好各项安排,相关的原料也进入专门划给宋应星的仓库。

宋应星全身心的投入到火炮研究的事业中去了。

对杨凡这边车间偶尔传来的火铳爆炸声,摇头苦笑,这个杨东主,真是锲而不舍。

铸造枪管这条路走不通的。

投机取巧,走终南捷径是不行的,打造任何东西都来不得半点虚的,必须脚踏实地,不怕麻烦。

慢功夫出细活。

其实,铸造出来的东西有气泡和裂缝,是有办法的。

就是最开始宋应星说的,把熟铁烧热包在铁棍上打,不停地捶打,会把气泡挤出去,裂缝也能在捶打下消失。

但是这个太费事。要打好几天,还要反复用马尿水淬火。

最后还要用钢钻头装在铁杆上用锤子一点点的往里钉,因为熟铁相对软,这样一点点的扩膛,同时也是对内膛进行抛光和镗制。光是钻就要一个月,这样才能做出一根合格的鸟铳枪管。

如果想精益求精,甚至有用两层枪管的。

宋应星没过来浪费时间,正和杨凡心意。

杨凡直接把车间封闭,门口由家丁站岗。由付六带着十名老匠师,二十名学徒组成火器组。

以后专门负责研发火器。

三天过去了。

三座高炉已经完全恢复正常生产。

杨凡的模具已经到货了。

杨凡把快递直接传送过来,搬运到了车间里。

杨凡细读吴胖子给自己的技术小册子。

里边给科普了一下中国的古代冶铁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