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以华夏民俗文化碾压范文程(2 / 2)

便连殿外不动如山的大牛等人,也都鼓掌怒吼起来。

“好!好啊!”

“小贰好样的!加油啊小贰!”

甚至先前一语不发的二狗,也兴奋得人立而起,“汪汪”地为自己的大哥鼓掌助兴。

凤阳是什么地方?那是大明的中都,朱元璋的故乡,在后金的大政殿上被以这样的方式展现出来,确实非常涨华夏之气。

因为朱元璋在北驱蒙元之时所号召天下人的,赫然便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而不管在当世之人还是后世之人眼中,这鞑虏,便包括侵占大明领土的后金。

大多数的女真贵族却不明所以,一边鄙夷,一边却又看得津津有味……

“嗯,这跳唱比刚才的独奏好听多了……倒是挺有我族萨满巫祝之韵味的。”诸多女真贵族纷纷作出评价。

范文程其实是因为读书读不过大明那些实在太会读书的读书人,觉得以自己的资质,在人才辈出的大明,实在混不出什么人样儿,才毅然选择人才缺乏的投奔后金,以求博出一个灿烂的前程来的。

因此对这些汉家民间的小调儿,说实话是颇觉喜欢。好久没听了,听着听着竟听出了感情来。

再加上内心深处对于农民终成皇帝的传说故事,也是极为向往的,恨不能成为其中的主角。

因此,竟忍不住鼓瑟吹笙,哦不……是拨动琵琶,为之和起音来。

直到感觉到他那城府极深的主子,骤然投过来的杀人般的目光。范文程这才察觉到不妥,连忙讪讪地住手。

阿善黄台吉这两个对大明历史颇为了解的贝勒,即便心中不快,却也不好表现出来,只得一边极为不甘地装傻子,一边冥思苦想该如何扳回这个哑巴亏。

范文程强行将自己从故国情怀之中脱离出来,强烈怀疑这小子是故意以此来打击他的,却苦于没有证据。

若换作以往在乡下老家的时候,若遇上别人与他耍无赖,他一定会有辱斯文地狠狠骂过去。

没文化的听到那文绉绉的粗言,一定会气得脑壳疼。

而有文化的就一定会气得颤抖着指着他,用一句毫无杀伤力的“有辱斯文”,来回敬他。

此乃范文程曾经屡试不爽的妙招,然而今天,却无法在这沈阳城里的大政殿上再次使用。

因为奴酋率领下的大金汗国,最被明人所诟病与不齿的地方,便在于它的野蛮,以及奴酋曾于明人李成梁手下为奴的经历。

而今,曾经为奴的大汗已逝,曾经为主的封疆大吏也早已化作了一捧黄土。

这些经历,也就烟消云散了。

然而野蛮的习性,却并非一朝一夕所能改变的。

在与他的新任主子黄台吉,暗中的接触与谈话之中,范文程能够感觉到,他有着比乃父更加狡诈的政事天赋。

并且拥有率领着大金汗国效法大明之制,由原始部落向着大明文明所过度的决心。

大明国曾经七八十来流的读书人,来到大金之后却一跃成为了其中最为文明的人。

范文程也无法确定到底是否因为这种优越感,才让他如此殚精竭虑地为着这个野蛮的东北汗国,出谋划策。

即便是为奴为狗,也甘之若饴。

因此,范文程暗暗告诫自己,一定不能在这群看着还挺有文化的丘八面前,展现出哪怕一丝一毫被原始同化了的可能。

那就是一种退步,是一种束缚。

他悲愤地看着黄重真以更加贴切的民间艺术,来冲淡他刻意营造出来的高雅氛围。

直至片刻之后,歌止,舞终。

范文程脱口便冷笑道:“吾大明……啊不!尔大明自诩风华绝代,歌舞升平,却不想如此庸俗,简直是有辱斯文。这一场便算某家赢了,明使可有异议?”

“你胡说……”吴三桂冲冠一怒便要言语。

却见黄重真抬了抬手,便生生地憋了回去,只怒视着范文程,那脸红脖子粗还突着眼珠的样子,别说还真有些吓人。

有着满堂女真贵族撑腰的范文程,却怡然不惧。

反而觉得这年轻人的这副样子,若是剃去头发只在脑后留一簇金钱鼠尾用以绑辫子。

那锃光瓦亮的光头,定会将其衬托得更加可爱,也更加威武。

于是,便给了他一眼友善的笑容,旋又冷眼斜睨着黄重真。

“在下就是个小老粗,打架还行,鼓瑟吹笙却是真的不会,你赢就你赢,某家甘拜下风,就请范先生不要再为难在下了。”

黄重真自诩颇有教诲心得,却也自知无法将这个心甘情愿的奴才拉回大明,便以一种不卑不亢的姿态,拒绝了他胡搅蛮缠般的挑战。

旋即,便又像是想起了什么似的,朝阿善等贝勒抱拳说道:“我等不见沈阳风情已久矣,此番好不容易前来,便想在城内四处逛逛,以解相思之苦。

顺便看看这座昔日的大明军城,在贵国被奉作京师的治下,已发展到了怎样的程度。还望二爷八爷还有诸位爷,不吝允准。”

女真贵族也觉得看两个汉家子无趣的争斗,难道要看一天不成?

还是自家的事情重要,于是便都顺着黄重真的话语,将目光聚集在最炙手可热的两个贝勒身上。

可阿善巴不得大家不要看自己,挥挥手便打发过去了,也不知是同意还是不同意,于是众人又都看向了黄台吉。

黄台吉的心中,对于这行明使始终都存有警惕之心。

因为以己度人之下,以他的城府去揣度袁崇焕,觉得这个大明国的这个狡诈的衣冠禽兽,冒天下之大不韪遣使而来,绝对不会如表面上说得那么简单,一定还有着更深层次的目的。

这目的是什么呢?随着这个黑脸少年集自艾自怜和奉承请求于一身的话语,答案已呼之欲出,那便是——刺探军情。

奴酋非常喜欢并善于运用细作,而黄台吉更是青出于蓝,对于谍战和谍报工作的重视和精细程度,远超其父。

所以,任由黄重真说得天花乱坠,黄台吉的心内都已打定注意——不行,很简单却又很斩钉截铁的两个字。

正如范文程前来投诚时说的那样,明人多不了解女真,可女真这些年却一直热衷于对大明的情报搜集,上至朝堂时局,下至黎民百姓,来者不拒。

这是一份很好的优势,要继续保持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