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改标题:六边形蜂巢式复眼镜头
当然了,这难不倒技术专家们,他们通过反复研究实验提出来了两种方法。一种是通过透镜,将镜片所成像出来的画面折射在感光元件上面。
而另一种呢,则是通过镜子反射,将这些镜片所成像出来的画面反射道感光元件上面。
当然了,还有第三种方法,也是最原始的方法。调整每个镜头或者说镜片的角度,让成像投射到感光元件上面。
这样做可行吗,事实上是可行的。虽然多颗镜头所投射过来的画面有些许不同,但经过计算还是能够非常好处理的。
通过这几种方法呢,他们成功的将十颗镜头成功的集成到了一起,研发出来了他们第一款复眼相机。
但是,这项技术并不算先进,技术含量并不高,很容易达到,事实上目前市面上已经有了利用这项技术所研发出来的复眼相机了。
而且镜头太少了,结构也比较复杂,能不能集成多颗镜头,将结构尽可能的简化。
研发团队提出一个更加大胆的想法,光是将感光元件压缩到一块这还不够,能不能将这么多镜头也压缩成一个。
是的,这个想法足够大胆,也非常的新颖。但是在实时中却无法实现,因为研发团队设计出来了一种特殊的镜片。它并不是传统上的凸镜和凹镜,而是由众多的等边六边形凸镜所组成的一块巨大的蜂巢式光学镜片。
这样一来,这种由多面蜂巢式镜片所组成的这种特殊的蜂巢式结构镜头岂不是就能实现在一枚镜头里面集中众多镜头的目标了。
这样的设计或者说这样的想法的确非常的天才,可以说令人拍案叫绝,只不过在实现中遇到了问题。
首先是这种蜂巢式六边形透镜很难加工制造,其次这种蜂巢式六边形透镜所形成的焦点比较分散,如果将这么多焦点进行对焦这也是一个问题。当然了,通过透镜和反射镜片能够实现,但在镜片制造工艺上面遇到了瓶颈。
尤其是在微小镜片的加工方面,更加困难。即便是研究团队经过不懈的努力,也才弄出来了一个直径二十公分有三十六个镜片所组成的复眼镜头。
通过这枚镜头经过验证,正事了这项技术是可行的,而且也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成效效果。
于是科研团队一边开始联系公司的专利申请注册运营管理团队,开始着手申请注册相关的技术专利。
而另一方面呢,则展开进一步研究,目的就是攻克其镜片制造的难度,以及进一步的小型化。
在经过漫长的不懈努力后,从光学成像技术研发实验室总算传来了好消息,于是得到消息的吴浩,也在第一时间也赶到了这里。
见吴浩刚来就急着询问,孙鹏飞和姚子华二人也能够感受到吴浩的心里的那种急切心情,这种急切必然是非常关注所表现出来的。
于是姚子华笑着点了点头道:“是的,我们在镜片加工技术方面有了突破。就在昨天,我们成功在一块直径十五毫米的镜片上面加工出来了一百一十个六边形透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