坞堡中的熟田,陛下正好用来置换亲军和禁军勇士的土地。
而整治完毕的抛荒之地,可以用来继续赏赐勇士以为大朝府兵,中间再抽调出一部分赏赐给百姓均田就可以了。”
“可是....。”张鉊摸了摸下巴,还是有点迟疑,“若照此办理,岂不与流言中一模一样?”
“怎能一样呢?流言中的强行均田后,是不管坞堡中百姓死活的。
但照此法,陛下则需要养着百姓最少一年半,因为种植豆类肥地的时候,所收获的定然是不够吃的,陛下养着百姓一年多,还不够仁慈吗?”
张鉊被说的有点心动,不过养着从坞堡里出来的百姓一年多,所耗费的米粮和油盐酱醋也不是一笔小开支,应该能堵住天下人的嘴。
“如此一来,那就只能再苦一苦南唐国主了,不然明年的粮食,还真不太够。”张鉊脸上露出了狠辣的表情。
按照李昉的策略,那就是一年半的时间,至少是黄河以南沿岸,别指望能手到多少赋税不说,还要搭进去不少。
这马上就要与刘知远大战,粮食又该不够了,除了压榨南唐,也没什么别的好办法。
李昉奇怪的看了皇帝一眼,立刻又把眼皮给垂了下去,斟酌了一下字句才慢慢说道。
“若只算大河南岸的河中、陕州、神都、东京、滑州、澶州诸州县的话,坞堡中被释放出来的丁口,也就七十万左右。
而这些坞堡中,囤积有大量粮食,只需收缴他们的,足可供百姓所食了。”
张鉊听完,立刻让内侍去传户部民司郎中,调户部丁口数据来看,结果发现李昉的预估是比较准确的。
黄河以南的广大中原地区,石敬瑭入开封之前,户口还相对繁盛,核心的十五州一百一十七县共有百姓四百余万。
但是到了现在,经历了三年大灾和契丹人打草谷,还剩下的百姓,粗略统计已经只有三百万上下了。
不到二十年的时候,人口就损失了超过四分之一,而这四分之一中的八成,就在近五年损失掉的。
现在朝廷还能控制的各大州城、县城以及神都和东京开封府等大城市及周边乡野,差不多有一百五十万人左右。
剩下的就散落在这广袤的中原,其中被坞堡控制大约一半,这是可信的。
不过,张鉊还是挺不喜欢这种跟抢劫一样的政策,这跟他的现在所奉行的理念与后世的教育完全是背道而驰的。
更别说他的理想,是来的这个世界再兴华夏。可甫一立国,就开始这种跟满清跑马圈地一样的操作,是他所不能接受的。
而且河南之地的坞堡土豪与河北的还不一样。
河北是有传统的,自安史以来,再到河北三镇,最后到抗拒契丹,河北土豪永远是带着武力的标签。
他们已经结社自保一百多年了,一个坞堡,就是一个小型的地方武装。
但河南不是,河南纯粹是被混乱的时局和残暴的官府,给逼成这样的。
可以说,河北的坞堡首领按律法来说,二抽一杀肯定还有漏网之鱼,但河南的坞堡首领,大多大多都是些被逼上梁山的可怜人。
“还是用借赎之法吧!将坞堡百姓按十户为甲,设甲长,十甲为保,设保长,五保为里,设耆长,耆长之上,由朝廷派官员管理。
坞堡首领拿出来的熟田分上中下三等,待整治完毕后,按田亩数和等级一比一偿还。
若是能明白朝廷不容易,主动出来组织百姓的,就地任命为保长、耆长等,偿还土地的时候,按一比二偿还。
坞堡中的粮食,由朝廷登记造册,以五年为期,分批以银钱布帛以及其他物资值价偿还。但若还有不识趣者,从重惩处。”
其实对于河南之地来说,地根本就不缺。
这相当于后世大半个河南省加一部分山东、湖北的土地上,才生活着三百来万人,怎么可能把地都占完?
哪怕就按此时的生产力来说,增加个七八倍都是养得起的。
历史上到了宋仁宗年间,河南都还有因为抛荒太久而很难复耕的土地,所以没必要攥着土地不放,人口更没有多到像共和国那样不打土豪,就没法均田的地步。
李昉在眉头微微一皱,在他看来,面前的皇帝,就仿佛被迷雾包裹着的一样。
有时候英明神武,有时候又婆婆妈妈的。
一些浅显的东西他往往看不透,而很多隐藏于谜团之中的东西,他却能一眼就看穿。
比如捣毁河南之地坞堡的事情,一般的皇帝肯定是派军队威逼,压榨油水供自己所用和笼络兵将们。
英明一些的皇帝早就开始捣毁坞堡了,绝不可能等到现在。
可是这位绍明天子呢?先是远征南唐,杀的人头滚滚,再又收服更为难以搞定的河北土豪,偏偏对于河南的坞堡,拖到了这个时候。
现在竟然还要对百姓进行补偿,该说他是仁德爱民呢?还是妇人之仁?
不过马上,李昉的眉头就舒展开来了,虽然皇帝要补偿坞堡百姓,必然会对朝廷财政造成一定的压力,但是跟着这样的皇帝,上下都放心啊!
他们不用担心皇帝随时把他们下狱、抄家,更不用担心皇帝随意杀人,你获得的一切,都是有保障的。
只要不犯法,惹得天怒人怨,就不用时刻担心生命安全,皇帝说过的话,更是永远都算数。
“陛下真仁德之主也!历来天子,只恨钱财甚少,无有原因补贴百姓者。臣替这百万生民,叩谢陛下的恩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