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 这是隋唐英雄传?(2 / 2)

你要他到长安为质说不定人家还觉得天恩浩荡,恩赐他回故乡养老。

要是东归不成功,那什么也别说,以实力为尊的世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是这么朴实无华。

而东归成功的第一步,就是首先保证张昭能从安西拿到足够的精锐甲士回敦煌。

其中一小部分要靠李圣天和曹元忻的支持,大部分还是要靠他自己搜罗。

那么前面分析过了,郭家这种过得下去大家族,不一定愿意跟他东归。

李七郎和郑通倒是愿意,可他们几乎就是光杆一个。

更可虑的是,奉天军中也一直存在一个不稳定因素,那就是虽然一直打胜仗,钱财倒是不缺了,但底下的人缺官、缺权、缺一个安身立命的土地。

张昭现在明面上,是没有什么官位的,于阗李圣天给的官职,他不敢顶起来,因为他怕把于阗官职太当真后,辛苦几年会被李圣天一下摘了桃子。

其次他也不能用碎叶菊儿汗这个招牌,这个要是用了,除非他愿意把下面的人安排在碎叶,不然决不能现在就用。

归义军那就更没他什么事了,中原王朝也不会想到来册封他这么个队中原来说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

所以张昭现在看起来挺尊贵的,又是可汗,又是郡公加刺史,还是名门之后,但是他一个都不能用,可以说相当于什么都没有。

那么,如何保持队伍的思想一致性?如何能从茫茫人海中让有心东归的唐儿后裔知道他的存在,并且愿意跟他走?

如何把东归故国弄成一件充满了荣耀的事情?

物质上的保障有了,精神上的需求就必须抓起来。

所以尊贵的文化人张大可汗准备出书,他还准备一次性出两本。

第一本叫做《大唐英雄全传》,实际上就是在清代鸳湖渔叟校订的《说唐全传》基础上仿写而来的。

之所以选用这本,那是因为张昭对这本书的故事脉络非常的熟悉。

小时候没什么娱乐活动,说唐与三国演义,那可是张昭从一众小伙伴,到家中父母爷爷辈最宝贵的精神文化来源了。

什么隋唐十八条和三十六条好汉的排名。

甩锤砸天的李元霸,官二代宇文成都,骑着照夜玉狮子的裴元庆。

罗成马踏淤泥河,秦琼卖马,程咬金的三板斧,单雄信的聚贤庄等等。

这些形象那都是深刻在了张昭内心,所以他只需要把细纲列出来,然后让人润色加工就行了。

小说这种艺术形式,实际上要到清中后期才完全成熟,放到现在来说,那就是超级大杀器,绝不亚于张昭当年第一次见识到侏罗纪公园和星球大战的震撼。

而且确实效果非常显著,张昭先让武原儿试着给阎晋、马鹞子他们说了一段,立刻就把这些家伙的心给牢牢抓住了。

武原儿现在都不敢单独出现在他们面前,一出现就准会被抓住,不讲到声音嘶哑绝对脱不了身。

除了《大唐英雄全传》这个带着夸张元素的小说以外,第二本就是偏向史实的纪实文学了,张昭将其命名为《汉唐英豪列传》。

书中从轩辕黄帝讲起,不过最大的篇幅是偏向了两汉和大唐名臣名将,特别是跟西域有关系的,按人物每个人一篇传记似的小故事。

包括了两汉的卫青、霍去病、窦固、窦宪、班超、陈汤以及饥餐胡虏肉的耿恭等。

以及大唐的李靖、薛仁贵、苏定方、阿史那社尔、郭孝恪,以及张昭的老祖宗,那位率万人乌合之众打的大食人狼奔鼠窜的张孝嵩等人。

马车中,张昭仔仔细细的看完了郭天策前十回和后十回的手稿,终于满意的点了点头。

《大唐英雄全传》全书一百三十回,共计六十五万字,在这个时代,绝对是最顶尖的文娱巨著了。

张昭只是想了一下,要用毛笔字在软趴趴的纸上写六十五万字的恐怖,就让他头皮直发麻。

后世网文动辄数百万字,那是建立在电脑码字情况下的,直接手写,真是一件恐怖的事情。

“好了!将此书保存好,到了疏勒先找数十位读书人抄写十套成书,然后按照我的要求,培养一批读书人,一个月能完成吗?”

张昭把箱子还给郭天策然后问到,郭天策沉吟了片刻。

“可汗有命,臣自当全力以赴,只是疏勒的黄麻纸不知道有没有这么多,能写的一手好字的读书人,更不知道有没有?”

张昭叹了口气,古代著书立说就是这么难,哪怕你写好了,要将其成书,也是件很困难的事情。

特别是在安西,因为印刷术这边几乎没有,活字印刷则还没发明,抄写就成了大困难。

安西连会写汉字的都不多,更别说字写得好的,六十五万字的书十套,用到的黄麻纸更是天量。

唉!看来还是得着李圣天帮忙,看看于阗城内有没有。

“这个问题,某会跟大圣天子商量的,看看能不能从于阗调一点过来。

你做好你的工作,若是一个月内能完成,这本书,某可以让你郭天策的名字列于著作者中。

还有以后也别叫可汗了,叫某郡公或者二郎君都可以。”

郭天策顿时就来劲了,小小的枪手,也能有著作权吗?这可是煌煌六十五万字的巨著啊!足以名留青史了。

“郡公放心,仆一定竭心尽力在月内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