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来也巧,如果不是因为克洛泽上校下令进行炮击前的最后准备,只能从天上俯视向下观察、视线很不好的伊尔2飞行员们,大概率是找不到敌人的炮兵阵地所在位置的。
克洛泽上校的命令成了送葬德军炮兵的最后一根导火索,一字排开、说不上密集但却阵容严谨,颇有德国人那特有风味的炮兵阵地,从天上看简直像拉开了距离的阅兵方阵一样,一板一眼之间那叫一个有形。
更要命的是,因为方才那一波掩护撤退炮击消耗了大量的弹药,再想发起一次成规模炮击的德军自行火炮们势必就要补充弹药。
大量的弹药补给车涌来之后使得同一区域内的车辆密度变得更加密集,再加上把车挺得这么整齐、有板有眼本就很不对劲。
在俯冲过程中随意扫了一眼就发现了不对劲的苏军飞行员决定试试,手握操纵杆横向一摆之间调转机头径直就冲了过来,朝着目视距离内最近的一辆德军装甲车辆,倾泻了余下4发最后的132毫米航空火箭弹,顺带还扣死扳机发射了一连串的大口径机炮弹幕、添点佐料。
这一通劈头盖脸的舔地攻击打下来,直接就给德军的炮兵阵地敲响了最后的死亡丧钟。
132毫米大口径航空火箭弹拖曳着橘红色的尾焰,一头撞穿了弹药输送车脆弱的钢板并发生爆炸。
这极近距离下的威力不小战斗部爆炸瞬间造成了连锁反应,弹药输送车内剩余的十来发150毫米弹丸及发射药当场殉爆,巨大的爆炸动静直接就将这辆无厚重装甲保护的弹药输送车撕了个粉碎。
被殃及池鱼的还有另一个倒霉蛋:就在这辆弹药输送车旁边紧挨着,正在进行弹药补给的一辆150毫米“野蜂”自行火炮。
敞开式战斗室的设计原本有利于炮兵的发挥、是一件好事,但任谁都不会想到这设计在夺人性命时却来得更加凶猛。
还未来得及从车内逃走的几名德军炮兵成了随车陪葬品,地动山摇一般的火焰暴风在席卷入车内的一瞬间便吞噬了周遭的一切:炮弹和血肉、金属机械零部件全部都被裹挟其中。
已经补给入车的那些炮弹火上浇油,就像是注入了催化剂的化学反应一般,紧接着就酿成了一场声势更加巨大的惊人爆炸。
这一切来得都是如此短暂迅速、发生在短短几秒钟之内,驾驭着战鹰已经进入了爬升状态的苏军飞行员,只感觉自己的背后突然传来了惊天动地的巨响,甚至连自己坐下的伊尔2攻击机都被这瞬间而来的冲击波震的不住抖动。
“该死!那车里拉的到底是什么?一整车炸药吗?”
强行稳住手中操纵杆的苏军飞行员还在忙着摆正战鹰飞行姿态、顾不上别的,但是其余那些盘旋在战场长空之上的同志们,可就是把地面上方才发生的一切看得那叫一个一清二楚了。
动静如此之大的连锁反应爆炸绝对不是击毁一辆德军坦克能造成的,这至少是成堆的炮弹摞在一起发生了殉爆才能制造出来的动静。
这爆炸是如此猛烈而且还发生了连锁反应,到底是啥样的情况才能引发这样的动静显然是显而易见了。
要是方才那爆炸里没包含大量弹药一齐殉爆的话,恐怕这样的事儿才叫怪事儿。
宁肯错杀不肯放过的苏军飞行员们没有漏过眼前这一机会,当即就有整整八架伊尔2攻击机机头一摆、立刻脱离了盘旋,朝着下方的德军阵地呼啸着俯冲而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