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流民问题(上)(2 / 2)

打搅南宋 冯妙指 2506 字 2021-12-05

孙家父子二人除了争执外,偶尔也潜心研究赵诵的那副铠甲。

孙公亮仍旧不死心地对孙拱道:“儿子,虽然那个赵诵囚禁了我们,但将来还是有希望回到云中的,等回到云中,我们孙家继续早出更好的铠甲,献给汗王。”

孙拱道:“父亲,我担心的是奶奶、娘亲、弟弟们,还有芸娘和孩子们,我们不在云中,他们会伤心难过的。”

“一入宋国,千里迢迢,你我父子二人都是阶下囚,又何谈自由之身?家人,我只希望他们能平平安安的,不受任何威胁。”

“父亲指的是?”

孙公亮很是发愁,对孙拱说出他的担忧,“毕竟你我父子负责‘蹄筋翎根铠’的督造,我只怕朝廷万一怪罪下来,会连累家人的。”

孙拱道:“不会吧,毕竟爷爷那个时候可是有恩于成吉思汗的!”

“凡事都有万一。”

孙公亮说着这句话的时候,并不知道已经被门外的护卫偷听到了。

过了不久,一封书信去了燕京城。

杨安时开启书信,交待给了杨光明。

“孙家一大家子,光明,你有信心么?”

杨光明走了,往云中而去。

......

五月上旬,赵竑、桃娘一行人北上,在庆元府转了海船,沿着浙东运河来了临安府。

到了临安,已经是五月中下旬了。

这次他们北上,是因为赵诵的一个决策——“流民问题与应对流民的办法”。

流民问题是重中之重,如今两国交战,流民就会产生。

所以这次赵竑亲自来了,因为此事对于将来的发展实在太重要了。

沿着浙东运河,赵竑先在萧山下船,先去看了萧山这边的情况。

萧山县的田地里,此时地里的棉花植株已经有一个成年人的膝盖那么高了,绿油油的枝叶还在向上伸展着。

“爹爹,泉州那边种的棉花比萧山县的要好,你看萧山的棉花还只有这么点高。”桃娘道。

赵竑笑骂道:“小桃子,泉州那边天气热,棉花当然长得快了。”

“哈哈,爹爹,桃娘当然知道啊,只是爹爹自从泉州出来,这一路上脸色都绷的紧紧的,就好像一脸丧尸样子。”

赵竑转头看着桃娘,一脸狐疑道:“一脸丧尸样子?桃娘这个是什么比喻?”

桃娘笑笑,“都怪哥哥,桃娘现在说的话都怪怪的。”

赵竑又想起赵诵,下午回了城,一定要好好问问他。

桃娘此刻看到黄巧儿正带着一群佃户正在给棉花浇水,在棉花地的西边,还种了不少的蔬菜。

蔬菜地的西边,则是一眼望不到边际的绿油油的水稻了。

黄巧儿看到桃娘他们来了,立马放下手里的活,来到赵竑面前。

“巧儿见过东家,见过桃娘子。”黄巧儿道。

赵竑欣喜道:“巧儿,你们做的不错,这全多亏你们了。“

”这都是少主的功劳,要不是少主,巧儿和乡亲们也不会过上这样的好日子。“巧儿又想起了往事,只感觉这短短几个月的生活,就好像是生活在梦境中一样,巧儿很担心梦醒了,一切就都没有了。

幸好,这不是梦。

赵竑点点头,他没想到在萧山县看到这样热火朝天的忙碌景象,觉得赵诵这么做是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