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晃。
天已经擦黑。
闻柳放下刻刀。
起身,笼上两盏蜡烛。
李正一看了看手里的几块胶泥,轻轻吹掉刻字后残留的泥灰。
才猛地发现。
一不留神,已过了半个时辰。
遂把胶泥,拿到烛火之下。
犹如欣赏一幅杰作,李正一反复看着自己亲手刻的“国、泰、民、安”四个字,感觉还不错……
忽地看向闻柳。
他好像也刻得差不多了。
于是,随手拿起其中一块,只见刻字均匀整齐,不禁感叹道:
“闻柳,你手好巧啊!”
听罢,闻柳正好刻完最后一笔。
站起身,挠了挠脑袋,脸上泛起一丝不好意思,拱手回道:
“大郎过奖了……不过,这个确实不咋难,我是从小练过的……”
李正一拍了拍他的肩膀,温和道:
“我以前竟没瞧出来,你在这方面,还很专业嘛……可堪重任!”
“重任?”
闻柳表情很懵,问道。
“嗯!接下来,我们还有一个重任,那就是要寻到一个……能烧制这些胶泥土坯的地方,你觉得咱院里,哪儿最合适?”
李正一严肃地问道。
“大郎,那自然是后厨,灶台可以临时充当窑炉,只是,火候可能不够,但大郎若是弄着玩玩,倒是没什么问题的!”
闻柳轻声答道。
“好……那此事便交与你了!”
说罢,李正一把这几个胶泥都递给了闻柳,示意他去烧制一下。
闻柳点点头,但仍好奇地问了句:
“大郎,您这是要做什么?”
李正一缓缓回道:
“这么说吧,如果把这个方法普及,文化传播会比现在更方便!”
闻柳听得云里雾里。
思忖片刻,觉得很有道理。
于是,拱手回道:
“大郎英明,闻柳佩服!”
李正一脸上挂着笑,回道:
“行了,咱俩就别商业互捧了,闻柳你快去烧制,记得速去速回,毕竟后面还有几个流程,才能验收效果如何……”
闻柳听后,直奔后厨而去。
而李正一在书案前,拿出几张纸,开始琢磨着,若是想要把这活字印刷术推广普及,就必须得要有一份类似于“说明书”的介绍。
于是,他开始奋笔疾书。
不过半个时辰,便写好了。
然后,他拿出那个带边框的小铁板,还有特制的药剂,等待闻柳。
不多时。
闻柳带着胶泥回来了。
而且是淬火冷却后的成品。
果然,闻柳还算个行家,尽管烧制条件甚是简陋,他还是把这胶泥烧制得刚刚好……
最起码,硬度是适中的。
于是,李正一先在那个带边框的铁板里,铺上一层特制的药剂。
然后,把几个胶泥放到铁板中,置于药剂上,且整齐密致地排好。
做好之后。
又命闻柳,将此铁板拿去后厨,简单烧制一番,待到所有的胶泥都相对固定在铁板上时,即可取回。
闻柳照做。
李正一仍是在屋里等着。
并非是不想到后厨去观摩,主要是还有好多的《诗经》图解没有绘完,若是明日再不给宋允复“交稿”的话,恐怕又要被催更了……
于是,他留在屋里。
抓紧一切时间绘制图解。
而且。
他打算。
若有空闲,还可以慢慢地,把四书五经的“图解”都绘制出来。
于是,又是一阵伏案疾书……
约莫过了一个时辰。
闻柳终于回来了。
看到闻柳手中……已然成形的活字印刷术样本,李正一有些激动。
当即就拿出墨刷,在这个铁板的字上,刷了一层均匀的墨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