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董大日见应昭(1 / 2)

应昭来了。

成都郡少城县却一片欢腾。

当然不是庆祝就救苦救难的承禅皇帝带来青天,而是欢呼着享受无遮大会。

无遮大会也叫做布施僧俗的大斋会,也差不多是在这个时代传进中国的。

至于无遮大会的来源于天竺,在原本的历史上,是南朝梁武帝萧衍时代,才开办了第一场无遮大会。

因为佛教传到中国几百年了,出现了大量的派系,再加上禅宗也加入了,喜好佛事的梁武帝,自然也想听他们如何讲佛说教,于是创办了无遮大会,一来布施贫苦人家,二来看几个派系传播经意碰撞思想,三来自然是光大我佛,趁机让贫苦人家加入佛教成为信徒。

虽然董大日的天昭寺无遮大会很仓促,但是煮的粥和给流氓地痞去拉人头的钱很足。

于是,少城县直接被贫苦人家挤满。

负责治安的刘裕得知消息时,应昭已经抵达太城了。

成都的格局蜀汉的时候定下来的。

皇宫虽然是一大片白地,但附郭的太城和少城两县分别承担了州治和郡治的所在。

太城是蜀州府衙,少城则是成都郡府衙。

而少城位于北方,太城位于南方。

所以应昭乘船抵达成都门外,就直接在太城附近下来。

看着岷江的波光粼粼,应昭不由得感慨道:“还是得治理很多地方。”

岷江并不是一条温顺的河流。

哪怕修了都江堰,成都平原上,也是经常旱涝。

尤其是眼下全球处于温暖期,岷山山脉的雪屯不住,春夏之时,再加上青藏高原这台发动机疯狂卷入太平洋和印度洋水汽,一度让四川盆地大雾、多雨。

如今的岷江水系,其实已经不堪重负了。

甚至因为附近的农田开垦迅猛侵占湿地湖泊,而世家为了获取更大的利益疯狂压榨佃户,自己也不去修缮当地的水利,导致了岷江在应昭当监国太子的这几年里,连连上奏请求救济的地步。

要知道这里可是天府之国啊!

现在的世家,是一家比一家烂,烂到应昭吐槽的时候都不用想为什么吐槽他们,就能随口骂出一堆脏话。

转头看了一眼锦官城。

斑驳青苔的外墙,让强迫症患者看得连三室一厅都能直接抠出来。

“陛下。”

刘裕看应昭骑着马驻足盯着程度城墙,苦笑了两声道:“关陇对蜀州郡县压榨甚重,只要梓潼郡和键为郡不乱,成都修与不修,其实也不重要。”

刘裕这是宽解应昭呢。

应昭摇了摇头,觉得兴致缺缺道:“行了,反正也是一堆老墙,能用就行。新城的规划上,也就不用修城墙了。反正蜀地真正重要的压根不是成都。”

不是应昭吐槽什么,成都的出现只是占据了地利,对于一整个国家而言,真正需要关注的只有剑门关、键为郡,还有岷山新开的几个关隘,甚至是凉山郡都比成都更需要城墙。

这些才是四川的命脉。

否则直接打进来,成都修的再好有个屁用,要么被围成围到投降,要么就是干脆直接投降。

成都在应昭这里唯一的作用就是,变成全州的市场和消费地,用来承担未来扩张道路上——西南中心城市角色的地位。

成都能生养很多人口,这些人就是扩张青藏高原和云贵高原上的主力军。

地利摆在这里,也不是应昭想要取缔就取缔的。

后世为什么都说云贵川一家人,除了清代的大大量人口是从湖广迁徙过来的,更多的还是因为成都平原一旦满人,就不可避免往外扩散。

那么云贵和青藏,就是最大的四川人口承载点。

如今龙藏设郡,岷山以西的高原上,也开始出现大量的农牧人口,就能说明成都平原的人口其实已经满了。

因为岷江得不到有效治理,可耕地扩张速度真的太慢了,想要容纳新人口不可避免会被岷江泛滥而冲垮。

这也是为什么应昭决心一口气,建新城加岷江治理一起上的缘故。

至于成都的老城市,留着做北区得了。

入城前,应昭例行接见了一堆蜀州官员。

“蜀州刺史马宁,参见陛下。”马宁看着眼前将近两米的青年,惊为天人,怎么看都觉得怎么会有如此巨大的人类?

“垂眸!天颜岂能偷窥?”陶太监一直都是皇室礼仪的纠正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