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蔡府之后,高诚便直入客室。
亲卫都于外候着,阎行则随在身侧。
“蔡师,许久不见,诚心甚念啊!”
高诚面上笑意十足,客气一句。
蔡邕亦是一笑以对,反问说道:“君侯此刻,不在商讨军务,竟有时日来敝府,邕是当真未曾想到。”
“噢~蔡师为何认为诚应商讨军务?难道只是因为首阳一败吗?”
“不是吗?”
蔡邕又是反问,继续说道:“这一战,当是君侯带兵征战,败得最惨的一次吧。”
“确实,近乎全军覆没。但,无伤根基,不出半年,诚自有十万雄兵。函谷天险,撑个半年,不足为过吧!”
高诚似乎很有自信,似乎根本就没将关东群雄放在心在。
这一幕,看的蔡邕心底不由暗赞两声。
真不愧是能征善战的天下名将,但是这份镇定气质,就足以比下大多数人。古往今来,主师全军覆没,多是忧愁万分之辈,毁了不知多少势力。
“君侯好气魄,不知君侯晚间前来,所为何事?”
“为了太学之事。”
高诚道明来意,继续说到:“多年战乱下来,太学残破不堪,诚先前使元常,恢复太学学制。只可惜,战事紧迫,未能看上一眼,便去了洛阳。”
“此事,邕倒是要待关中学子,拜谢君侯了!”
蔡邕说完,恭恭敬敬的行了一拜礼,接着又说道:“如今,天下战乱不休,九州百余郡国国学,多是处于荒废之状。而关中、凉州尤甚,太学建于武帝年间,历经数百年。王莽之后,迁建洛阳,可京畿一战,听闻董卓亦是毁了太学?”
“这倒没有,董卓仅是将太学博士、太学生,尽数迁往了安邑。但,太学,亦是名存实亡了。所以,日后长安的太学,将会成为真正的太学!”
高诚非常自信的说了一句。
蔡邕盯着高诚看了一眼,冷哼一声,言道:“君侯之心,路人尽知矣。”
“哈哈~无妨,这天下还有谁不知道谁。既然都已经私聚兵马了,若言一心忠汉,太过虚伪了。”
“不提这个,君侯既然想知道太学的情况,那老夫就与君侯言之!”
牵扯到忠汉与不忠之事,蔡邕不想讨论,也不知道该如何讨论。
“蔡师请讲!”
“太学比之以前,占地大了三分,学生也是多了不少,有五百余人。其中,多是君侯帐下官吏之子。唉,比之往前,要求低了不知多少。钟元常一个劲的将那些官吏之子,往太学里塞,当真是气死老夫了!”
“...”
高诚不说话。
废话不,不是为了培养亲信,自己何必重建太学。既然建了太学,那自然是优先考虑自己人家中子弟啦。
“君侯,倒不是邕传教有别。而是其中学生,驳杂不堪,难以施教。似幕僚、文吏家中子弟,自幼上过庠序,好些的上过大学,基础牢固,教之不难。可那些武官子弟,多是大字不识一个,更遑论论语、春秋之书。”
“学内博士,老夫千挑万选,得之三人,育五百学子,委实太难。偏又驳杂,实在难为!”
“如今,半年之久,太学成效甚小啊~”
蔡邕一番倒苦水,也让高诚陷入沉思。
自己当初,有些太过想当然了,不该如此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