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阵,是作战最关键的一步。
两方大军交战,毕竟不是过家家,没有阵型存在的一方,天然处于劣势。
大战一起,靠的不是个人勇武,而是什伍配合。再愚蠢的人,也会要求麾下将士,简单的列成方阵。
汉军阵型的布置俨然要复杂许多,大大小小的方阵数十座,不断调整方向、位置。
右翼是以北军士兵为主,精锐中的精锐,但却是这一战中,最重要的一环。
右翼以巴蜀将士为主,配合五千关中兵,严阵以待。
而中军,高诚选择了战斗力平常的凉州将士。凉州军,大多数人都是陇县之战时募集的壮勇,以及河西郡兵。
真正的精锐只有高诚身边亲卫部队,和河西军的两处守关校曲。
现在就看边章会不会如了自己的心愿了!
田忌赛马~
既然相约对阵,必成左中右之势。
边章麾下精锐的只有那七万精骑,其余黄巾贼寇,战力低下。自己要做的便是以下驷对其上驷,以上驷对其下驷,以中驷对其下驷。
没错,黄巾贼就是下驷。
七万骑兵,边章如何使用不知。不过,其绝对不会四处分散,也绝对不会率先动用。
“轰轰轰……”
一阵阵的嘈杂的踏步声,自远处缓缓传来,震耳欲聋。
二十七万马步军,会之一处,绝对非等凡可比。
若言万人遍野,十万人盈地,那这二十七万人,已是漫天。
目光所及,皆是人身,视线所过,尽是黄巾。
人吼马嘶,旗影裹裹。
而在贼兵看来,汉军阵型一样震撼人心。
泾河分明的左中右三军,大大小小数十座威严军阵,玄甲赤衬,戈矛林立,旗帜数千余。
数万将士,无不是战心奋奋,昂首挺胸,列阵旗下,遥望相视。
反观贼军,唯独那七万余精骑,聚集一方,人马相重,军容尚存。而黄巾贼兵就是纯纯粹粹的农民军作派,军容不整,左右相挤,交头接耳,无所不为。
也是。
对于这些大半辈子没有见过什么世面的黔首来说,近四十万大军荟萃,决战方寸之间,委实动容。
这样的决战,正是高诚所需要的。
战场回转空间小,更有利于汉军发挥。毕竟,骑兵机动能力太强。若是没有那些骑兵,高诚绝不愿意聚兵一地,与贼战之。
如此作战,只会打成消耗战。
拼的就是谁的韧性更强,谁更不怕死。
因为有着二十万黄巾贼在,汉军阵前,没有布置铁蒺藜以及拒马。
没用。
便是阵型,也直接是刀盾兵、戈矛兵在前,弓兵在后。
大战持久,自是必然,那么就需要考虑弓弩手的体力消耗问题了。
~
边章亦是冷静的观望着高子明所布阵型,摆明了一副防守的模样。
“可探的汉军左中右三军将旗?”
“回统领,亦是打探清楚。高诚大纛处于中军,夏、苏、傅、张等将旗齐聚,应是其麾下心腹大将。”
“右军为盛、张、杨、梁等将旗,左军为严、梁等将旗,不知为谁。”
边章叹了一口气,无奈说道:“高子明麾下兵多将广,今日一见,方知其大将云集,不谓几何。”
李文候也点头示意,确实,跟高子明一比,自己这边就显得很是尴尬了。
算得上大将的只有自己、边章、北宫伯玉、葛陂以及赵慈了,其余人等尽是挑选的一些悍勇之辈。
徒有勇力,而无良才。
让他们领着兵马硬冲还能做的到,可指望他们观察战场局势,临阵机变,想都别想。
羌军没有怎么布阵,只是简简单单的划分了三部区域。
葛陂领着自己麾下十万黄巾贼,居于大军左翼。赵慈引兵,居于右翼。中军则是以七万精骑为主,静待良机破敌。
兵力太多,良将又无,实在没办法做到像汉军那样,分阵数十,以为机变。
不过,兵多自然就有兵多的好处。只要这二十万黄巾兵,能够消耗掉汉军大半体力,那就足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