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一早,三军出关...
蛮兵下寨于葭萌关外五十里外,汉军行至蛮兵寨前十余里,安营扎寨。
次日,定下战书,两军约以三日后列阵会之。
战场范围很大,容纳个二十万大军不成问题,这恐怕是方圆数百里内最适合几十万大军列阵作战的地方了。
汉军摆出三个大阵,其中左翼王敦率领一万益州郡兵,右翼严颜率领一万益州兵,中军与前锋汇成一个大阵,唯独后军的高诚驻扎在大军身后一个山坡之上。
高耸的大纛,迎着风咧咧作响...
汉军将士皆身着红衣黑甲,戈矛林立,旌旗密布。反观蛮兵,皆是披以兽皮,五颜六色。军装尚不能齐整,更遑论大军阵型了。
汉军所布乃是典型的方阵,进可攻,退可守。而蛮兵则是一蜂窝似的拥挤在一起,毫无阵型可言。
“击鼓!”
“咚咚咚!”
随着鼓声响起,汉军大阵前移,左右呼应。
行至蛮军前百步,刀盾手闪开身形,一纵纵弓弩手自军阵而出,列阵于刀盾兵之前。
三军弓弩手近五千人,分列于前。取出一支支箭矢,插在地上,目视前方。
蛮军将领或许在鼓舞士气,反正过了将近两刻钟,这才大呼一声。随后,十几万蛮兵高声呐喊起来,口中嗷嗷着杀字,冲向汉军阵型。
“迎敌!”
“风!”
“百步、九十步、八十步!”
弓弩手搭弓引箭,斜指苍穹。
“七十步!”
“大风!”
“砰!”
一声闷响,如同晴天炸雷,数千支箭矢升空,遮光蔽日。随后,箭矢借着落势,钉入下方的蛮兵人群内。
这一瞬间,蛮兵应声倒下数百人,无不是身插数根箭矢。
还没完,弓手迅速将箭矢搭在弓上。一声大风喊起,几千支箭再次飞腾。
而后,弓手再次射完一箭后,立即后撤,退回军阵之中。弩兵上前,直射一箭,随即也退回大阵。刀盾兵巨盾前移,身后长矛戈手,举起武器搭在前排刀盾兵肩上。
承受了四波箭雨射击的蛮兵,刚刚冲到阵前,就发现这是一只难啃的刺猬。一根根长矛平放,矛尖闪烁着锋利的光芒,使人望而生畏。
但后方的人不给他们停留着的机会,他们可看不见那恐怖至极的矛阵,只管推搡着前面的人,撞上汉军大阵。
长矛手全力抵住身前刀盾兵的后背,一排紧挨一排,迎接着即将到来的冲击。
两军士卒冲撞在一起,汉军整个阵型好像都抖了一下,却并无大碍。而蛮兵则不同,数不清的人自己撞上矛尖,被长矛刺穿。
刀盾兵手握盾牌,时不时抽出环首刀刺击。后面的长矛手则是不停挥舞武器,刺出、收回,再刺。
更后面,还有弓箭兵隔着交战的短兵,朝着后续填充上来的蛮兵,发射箭矢。
大战从午时,战至申时末,方才凸显端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