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福建,稽盐署衙门。
新盐法推行已经过去一年,温体仁和杨嗣昌也在下头待了一年。
这一年之中,除山东反抗过于激烈,甚至惹得朝廷出兵镇压外,其余各省,起码在明面上都比较顺利。
温体仁坐在新盖好四个月的稽盐署衙门里,面上毫无表情,正襟危坐地看着手中的最新一期《京报》。
现在,看京报、听京报,已经成了上至官员,下至小民的日常娱乐活动之一。
京报有司也一直都与全国各地的报房持续合作,京报有司规定,京报每三日一期,每三月就要重新选择新的报房转刊。
为此,每隔上三月,全国各地的报房们就都为争夺转刊权而抢得头破血流。
这样的规定,使得各大报房的东家们几乎很难能一直占得京报在某地的专刊权,但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
各大报房都不仅仅只是简单的报房,他们背后都有更大的财阀支撑,对这些财阀来说,取得转刊权的获利远比每三月失去几十万两银子要丰厚得多。
取得转刊权,意味着与朝廷合作,意味着拥有皇商会广大的资源以及官府的扶持。
这种优势足以使得他们在商业争斗中占得优势,而一旦要是让敌手拥有了这种优势,他们甚至有可能咸鱼翻身。
要知道,在天启五年,地方官府由朝廷牢牢把控,对地方上的治理已经相当成熟。
所以,每隔上三月,朝廷也就会狠狠地赚上一笔。
推行新盐法一年至今,根据各地稽盐署奏报,全国开设的一千多家盐场,有三百余处在上个月提前实现了收支平衡。
尽管盐场还在亏钱,但好歹安抚住了各地因为新盐法推行而躁动不安的百姓。
朱由校坚信,现在还在亏钱的盐业,日后一定是一大暴利,这是长远投资,就和京报最开始时一样。
一切的一切都在说明,如今朝廷的岁入正在大跨步从天启元年时的濒临破产奔向致富小康。
到如今,京报的收益甚至已经比天启元年加增的关税和商税还要高了。
简单来说,现在的大明,仅凭京报每隔三月的收入,就足以维持现有九边及辽东规模庞大的在役战兵。
随着报房的日益增多,以及报纸系统的日益完善,这个收入还会更多。
正是因为报房每年激增的收入,才让朱由校有底气在去年和林丹汗打那旷日持久的一仗。
温体仁推行新盐法的政策很简单粗暴,撤了不服的人,换上自己浙党的人。
他心中再明白不过,皇帝让自己下来是干什么来了。
推行新盐法,在山东遭遇挫折,朝廷重压之下,大规模的反对不会再有,可是官员之间的争议依然存在。
这个时候,皇帝让自己留在福建主持新盐法在沿海一带的推行,要是再不明白其中深意,那只怕就是傻子了。
身后有人罩着,干起事儿来也是如鱼得水。
温体仁推行新盐法一年有余,明里暗里的利用职权,撤换地方上残存的东林官员,启用浙党官员,使得万历年在党争之中惨败于东林的浙党逐渐在地方起势。
到如今,温体仁的背后已经有着相当力量的地方官员和势力在支持,是时候重返朝堂,和魏忠贤掰掰手腕了。
正想着,缇骑也就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