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僧孺说了三点:
第一,吐蕃疆域扶摇万里,丢了一个维州也动摇不了根本;
第二、如果吐蕃火了进攻河陇三天就打到咸阳了,要维州还有什么用?
第三,咱是天朝上邦,说话得讲诚信,不像老百姓,可以说话不算数。
公允的说,牛僧孺不完全是因为党争,为反对而反对,有些地方说的不无道理。
李德裕从川西攻入吐蕃牙帐的计划,确实有点不靠谱,如果当时唐朝有实力修一条“唐版川藏公路”,那别说吐蕃,统治全世界都不在话下。
但说到吐蕃有能力三天打到咸阳显然是危言耸听了,吐蕃边将接二连三的跑归来投诚,足以说明吐蕃国内已经乱套了。
如果这时吐蕃还能打进关中,那肃宗、德宗时期早就灭了唐朝了,您和皇帝老哥俩,没准现在正浮舟海上寻找新大陆呢!
最后一点,信誉确实是种约束,古代人确实比较看重这一点,更何况中原王朝历来都有“天下之主”的概念,总觉得有义务为天下表率,要给四夷“打个样”!
最终,文宗皇帝下旨依照“长庆会盟”的协议,将维州归还了吐蕃,并将投降唐朝的维州副使悉怛谋遣返吐蕃。
倒霉的悉怛谋等人,被押送至吐蕃边境交还吐蕃后,就在边境上被吐蕃将领全部诛杀。
泼天功劳得而复失,李德裕当然不愿意了,“好你个老小子,坏我这等好事,你给我等着!”
这次维州易手事件,唐朝没有能够得到觊觎已久川西要隘,可为恨事。唐朝对此事的处理,后世史学家的评价纷纭。
司马光曾有一段议论:“是时唐新与吐蕃修好而纳其维州,以利言之,则维州小而信大;以害言之,则维州缓而关中急。然则为唐计者,宜何先乎?悉怛谋在唐则为向化,在吐蕃不免为叛臣,其受诛也又何矜焉!且德裕所言者利也,僧孺所言者义也,匹夫徇利而忘义犹耻之,况天子乎!”
从这段评价可以看出,“耻言利”是中国古代士大夫阶层的主要思想。这些士大夫多在朝中为官,这种“耻言利”的思想,也就顺理成章的成为了中国古代国家运行的规则。
在中国几千年的政治、外交事件中,这种情况屡见不鲜。甚至直到现在,依旧隐隐的影响着国家的运行。
唐朝对于维州事件的处理,还必须将其放在唐蕃两国的大环境中考量。
这时唐蕃两国都已是日薄西山、气息奄奄,就像是两个在泥潭中搏斗了一生了壮汉,此时已是捶捶老迈,剩下的只是在喘息中支撑着不倒下,或者说是撑着不先倒下。
如果谁先倒下,等待他的必然是四周窥视已久的群狼分而食之。所以必然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