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清宫啊!李适依靠着二楼的栏杆,把视线转向了南郊,那个上清宫表面上是道教圣地,实则已经变成了李煜的研究室。
可如今剑南道情势转危,不会再给李煜那么多时间研究新的兵器。如今通王吵着要去黎州和嶲州,太孙也吵着去原州,让他感到既欣慰又担忧。欣慰的是皇室子弟都有进取心,忧虑的是一旦战场有失,他的儿子和孙子就危险了。当初邕王雄心勃勃地带兵去原州,可如今却落得尸骨无存。
这件事终究还是要找李煜,也许他会出个好主意,想到这里,李适将杯中酒一饮而尽,大踏步朝二楼楼梯走去。
东宫,王叔文、王伾等东宫幕僚正合计着目前朝野局势。
“太子殿下,如今李煜被剥夺兵权,这并不是一件好事!”
“李煜虽然被罢兵权,可通王也被陛下呵斥,虽说是两败俱伤,可并没有影响到太子殿下。”
“李煜跟通王两虎相争,两败俱伤,可却让第五守亮这个渔翁得利了!某听闻有人弹劾刘贞亮与李煜相交过密,有内外勾连的嫌疑,恐怕要不了多长时间,刘贞亮就会失宠,到时候第五守亮重新上位,非太子殿下之福。”
“第五守亮即便重新上位,又当如何?如今太孙殿下手握北衙六军之一,外又有神器营和太子殿下亲军驻守,料第五守亮掀不起什么大浪。”
“某担心的不是第五守亮,而是京师之外各地的藩镇,如今通王虽然在朝堂上不得势,可一旦与藩镇勾结,后患无穷。”
……
众臣议论纷纷,李诵正襟危坐,却不发表一言,待群臣议论得差不多了,李诵才把注意力转向自己的儿子,“你有何见解?”
“儿窃以为,藩镇也好,通王也罢,亦或是第五守亮,得势失势都在一朝一夕间,若想保持朝堂长远稳固,当培育新鲜血液,让他们从刚踏入仕途就与东宫紧紧绑在一起。”
李诵点点头,“继续往下讲!”
“儿以为,应当从科举下手,如今明经、进士皆为保守势力把手,何不开杂学一科?为朝廷选拔一些实用性人才。这样一来,那些想学杂学的人也有了出路,东宫又能将一大批人才拢入门下,一举两得!”
李淳说到这里时,李诵才露出了满意的笑容,开杂学一科是他早就计划好的,只不过一直没有合适的契机。如今韩愈、白居易、刘禹锡甚至王叔文、王伾、柳宗元等人都步入朝堂,向陛下进言开杂学一科,阻力当大大减小。
“诸卿以为如何?”
“太孙殿下见识不凡,我等固不如也!开杂学一科可行!臣以为当以韩愈、白居易等人为杂学主考官。为朝廷选贤任能。”
“不!以寡人看来,在朝堂上只可进言开设杂学一科,至于怎么考,怎么选,怎么评判皆应由李煜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