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蛰过后天气一天比一天热,早上起来,对面的山上常笼罩着雾气,隐隐约约能看见在茶树间劳作的茶农。
赵亭已经回府两日,期间和赵文振相谈了几次,从话语神情间赵文振感觉得到,父亲到京都的这段日子过的并不畅快。
怕赵文振担心,赵亭对自己在京都的境遇只字不提,只是他脸上故意装出来的轻松中,有着难以消除的忧愁。
显然在料理家事方面,赵亭比赵文振要得心应手的多,虽然这些事完全可以交给下人去处理,为了儿子的婚事,赵亭亲自忙进忙出,由此他到觉得整个人轻松了许多,在京都的几个月实在是太憋屈了。
有父亲在家里准备婚事,赵文振便能抽出时间,去有间书院了。
乡试的日子在六月初六,也就是说赵文振成婚两月之后,便要进行仕途的第一场考验。
有间书院远离街市,环境清幽,周围不但有茂林修竹,更有许多的茶花栽种于此,书院用竹子围成的篱笆院墙上,盘附着几株蔷薇,此时已是垂满了花蕾。
去年赵文振第一次来书院时,这里的蔷薇正开,这段由青石铺砌的曲径,俨然成了一条花路,每次走过这里沁鼻的花香总能让人心旷神怡。
书院的五间草堂中坐满了人,贾夫子在赵文振的眼中,多少有点不正经,但这完全不影响贾夫子在周围一带的才名。
光是中进士弃官不做,这一件事就为人津津乐道。
三千年读史,不外功名利禄。
贾夫子与世人相悖的做法,也有人笑骂他是傻子。
不过这些已经和现在的贾夫子没有了关系,现在的他只是在有间书院教书的夫子。
说起来赵文振不在的这些日子里,贾夫子的生活过的格外的惬意,没有那个学生会像赵文振一般,往贾夫子的茶杯里放青蛙。
不过贾夫子倒是时常提起赵文振。
这不,走到草堂外的赵文振,就听见贾夫子在训斥一位学生。
“你写的这是什么狗屁文章,这里有明诚写的一篇,拿下去抄十遍”
赵文振哑然失笑,贾夫子还是原来的那个贾夫子,丝毫不顾忌读书人的颜面。
“老师,别来无恙”。
哄笑的学堂一下安静了下来,齐刷刷的看着立在草堂门口的赵文振。
贾夫子显然没有想到,赵文振会在这时候出现在书院,前几个月赵文振拿着那篇文章请教时,贾夫子可是说了好多毛病。
贾夫子喝了一口茶,看着赵文振道:“你怎么来了?”
像是在为他的突然到来而不悦。
“学生来听老师授课”。
“去找个位子坐吧”
赵文振行了礼,找寻着空余的座位。
草堂中除了江州的学子之外,还有不少临州的学子,光济州就有七八个,无疑都是奔着贾夫子的才学而来。
“赵兄,坐这里吧”
赵文振会心一笑走了过去。
说话的是苏一尘,在他旁边刚好有一个空余的位置。
至于说有人宁愿站着,也不愿去坐苏一尘旁边的位置,当然和苏一尘古怪的性格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