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4章 年号(1 / 2)

北雄 河边草 2308 字 2021-11-19

李春登了李秀宁的门,事情不算大,却有人立即报入了宫中。

李破正在太极殿处置政务,听到禀报也只道了一声胡闹,便不再关注。

他主要是对李秀宁比较有信心,相信她会好好款待李春,而李春从来吃软不吃硬,只要好好相待,她们便闹不起来。

他如今手头上的事情多如牛毛,顾不上这点小事。

这段时间小朝会是一场接着一场,关于税赋的框架正在成型,三省的官员渐渐参与了进来,上书言事的人越来越多。

也就是说战乱渐止之后,朝廷的重心正在从军事上往政务上转移,这也是大唐开国之后最重要的一个时间段。

治平需要政策上的支持……

所以无论政治还是军事,在这个关键时刻都需要进行调整,从魏晋以来,一些好的政策会延续下去,一些显而易见的弊政则要进行改革。

比如前隋的大仓制度,是隋末战乱声势如此浩大的重要原因之一,为了争夺各处大仓,诸侯们拼命厮杀,流下了无数的鲜血。

杨玄感攻洛阳,翟让,李密,王世充,加上宇文化及在河南混战成一团,其实归根结底为的就是争夺洛口大仓。

那是前隋建立的最大的一处粮仓,一直到一千多年之后,犹能在地下挖出隐蔽的仓房,里面还有储存的粮食,你说能不让人眼红?

而李破走飞狐道,出涿郡,跟罗艺大战一场,为的也不过是堆积于涿郡大仓的粮草。

关西的永丰大仓为李渊所据,在战争中消耗的一干二净。

凉州,灵州的两处大仓都是隋军控制西北的基础,像蝗虫一样的白喻娑叛军能肆虐多时,便是因为得了这些粮草所致。

弊端是如此的明显,可大家讨论起来,多数的朝臣却都不认为应该彻底废止大仓制度,因为它有着非常大的优点。

有了足够的积蓄,各地无论是受灾之后赈济灾民,还是临时用兵,都能游刃有余,大致上的意思其实就是只要别再出个像杨广那样的皇帝,大仓制度就完全可以保留下来。

尤其是大唐立国未久,各处还在剿匪,需要囤积粮草应对局面。

所以鉴于前隋之弊,还有现实所需,仓储之制做出的改变也就显而易见了,分散于各郡,不再堆积于一处。

这很大程度上增加了朝廷的管理难度和管理成本,却也让地方少了许多麻烦,更有利于折冲府的设立。

其间的利弊其实很难说的清楚,只能看效果如何。

任何政策的初衷其实都是好的,弊端丛生之时也意味着一个王朝的衰落,那时落下的每一片雪花好像都不是无辜的。

总体来说,朝中又进入到了一个繁忙的时节,所有的零部件都运转了起来。

而作为这台机器的核心,李破也忙的焦头烂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