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凡:“欧洲。北美洲在你们那个时候还是个蛮荒之地,欧洲人刚刚去开发。”
皇太极:“别说这些了,以后让莫凡给我们来地球十讲,普及普及。咱现在还是接着说统一台湾的事。”
康熙:“由于平定三藩,百姓思定,事实上在开打之前,朝廷一直试图通过和平谈判的方式安抚郑经集团,但并未成功。主战派是福建总督姚启圣、水师提督施琅,我准备重用他们俩人攻台。但这两个人有着汉人的通病,窝里斗!”
顺治:“他们汉人没有满人团结。”
莫凡:“这话我不爱听。你们才几十万人,我们当时都2万万人了,怎么论团结。你们之间也不是打打杀杀的嘛。多尔衮怎么死的?鳌拜、苏克萨哈怎么死的?”
皇太极:“莫凡,你们又扯远了!咱回到正题上!攻台!”
康熙:“当时他俩确实有矛盾,施琅心里的算盘是自己包揽攻台一切大权,但姚启圣可不想被架空,于是双方的矛盾集中在出兵日期上。姚启圣主张利用冬天的北风,施琅主张利用夏天的南风,导致清军无法顺利出兵,攻台也一再迁延不行。”
皇太极:“后来你是怎么处理的?”
康熙:“二人激烈争论,并各自将其意见向朝廷反映。施琅立了军令状,刑部尚书明珠认为就让施琅单独干就得了,他经验丰富,对东南沿海比较熟悉。我采纳了,密令总督姚启圣停止进剿,提督施琅如无机会,仍操演兵丁,若有可进机会,统伊所派船兵,相机进取台湾。”
顺治:“这么说,是施琅最后争得了统一台湾的指挥权?”
康熙:“他们俩分工负责。此次作战事务全部归施琅负责,而后勤供应则委托给姚启圣。对了,我忘了告诉大家了,他们俩虽然斗,但是还有亲戚关系!”
皇太极:“是吗?”
康熙:“姚启圣的妹夫是东阁大学士黄锡衮,而施琅后来娶了黄锡衮的妹妹。”
莫凡:“也就是说,施琅的大舅哥是黄锡衮,而黄锡衮的大舅哥是姚启圣?”
康熙:“没错。他们是大舅哥的大舅哥关系。我接着说正事啊。康熙二十二年(公元1683年)六月上旬,施琅调集各种战船三百余艘,官兵二万一千余人,在铜山岛迅速完成战前各种编组工作,十三日祭江,十四日辰时(上午七时)乘南风向澎湖出航,拉开统一台湾的大战序幕!”
莫凡:“我从史书上得知,当时姚启圣也拨了3000兵马与施琅同时出征?”
康熙:“没错。他们俩吵归吵,但是在这个关于国家大义的事情上还是高度一致的。”
顺治:“300艘,2万人?台湾那边可是2000艘,10万人?这仗有胜算?”
康熙:“当时施琅也是冒险了,他没有遵守水文规律,把军队直接驻扎在了澎湖岛的八罩岛上,那里是湍流区,且不可能三日无台风,对航船具有极大的危险性,绝不是排兵布阵的好去处。但天意要灭明郑集团,双方交战前居然没有刮台风!”
富贵险中求。同样,这打仗也是需要一股不怕死的闯劲!施琅也是一个赌徒,不过,他和康熙一样,都赌对了。
这可能就是天意。统一,统一!为了统一,必须前进,前进,再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