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濮议之争的影响(2 / 2)

赵祯:“这一争斗,赵曙竟然赢了?”

莫凡:“一定程度上可以这么说。实际上一开始,朝廷上分为了台谏派与宰执派。其中以司马光为首的台谏派从义理的角度出发,为维护皇权正统性的目的,主张称皇伯。”

赵光义:“这个司马光是个明白人!”

莫凡:“而以韩琦、欧阳修等人为首的宰执派则从人情的角度出发,彰显礼的人性本质,主张称皇考。双方争论不休,一直持续了18个月!”

赵祯:“这赵曙当皇帝也就4、5年的时间,这事就整了一年半?他还能干点什么?!”

莫凡:“令大家都想不到的是,曹太后的一封手书,使得这个争论繁久的事件终于迎来了一个大转折。”

赵祯:“她应该是主张称皇伯的啊?怎么,她最后改主意了?不会吧?”

赵曙:“白纸黑字是这样写的:吾再阅前史,乃知自有故事。濮安懿王、谯国太夫人王氏、襄国太夫人韩氏、仙游县君任氏,可令皇帝称亲,乃尊濮安懿王为濮安懿皇,谯国、襄国、仙游并称后。”

赵祯:“莫凡,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莫凡:“这到现在也是个迷案。据说是赵曙使诈,当时他和一些宰执派的大臣轮番给太后敬酒,趁太后醉了,让太后在欧阳修拟好的诏书上盖了章!”

赵祯:“赵曙,我没想到你竟是如此小儿!”

赵恒:“真没想到,在我大宋朝什么事情都可以发生啊。好多事情都不敢想象...”

莫凡:“你们宋朝发展到赵曙时期已经出现了倾颓之势,而此时皇帝和朝臣们却把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内部的争斗之中,结党成风、相互打压,使得这种积贫积弱的局面日益加深。”

赵光义:“这就是亡国的党争!”

赵匡胤:“明白了。不过,你说这么多这个,和赵构传位于我这一支有什么关系?我还是没搞明白。”

莫凡:“赵构也担心他的继位人是第二个赵曙啊。当然,他传位于这个养子,他就稍微放心了。毕竟这个太祖一脉属于远支宗室,势力很小,起不到什么推波助澜的作用。而不像赵曙一样,有那么一大家子人呢!”

赵匡胤:“哦,原来他是这样想的。要是他传位给近支的宗室,就有可能出现另一个赵曙。这样自己死后有可能就面临着和赵祯一样的尴尬局面。”

莫凡:“嗯。不过,这个养子让他放心,因为这个养子从小入宫,是他养大的,生父又死得早,感情不是很深。在没有宗族势力的羁绊下,自然偏向自己的可能性更大。”

赵恒:“是这个理儿。而赵曙则是作为备胎,入了宫等到赵祯有了儿子后又出宫和生父生活在一起,后来赵祯儿子死了,又作为备胎入了宫。赵构的这个养子看来不会是赵曙!”

赵匡胤:“这么说,赵构这么做虽然是传位给了我这一支,但更多的是为自己考虑!不过,这样也好,北宋基本上是我三弟家做皇帝,到了南宋基本上是我这支做皇帝。平衡了!”

赵光义一听二哥这么说,真不知道说什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