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凡:“嗯。赵桓把李纲支走,对金人的要求全部满足,派皇弟康王和少宰张邦昌到金国做人质,并且写下誓书。大家想想,这些条件只是单方面约束宋朝,宋朝对金国没有任何约束力!”
赵光义:“没种的东西!这样只能使得金人更加轻视我大宋,再说他们又有亲王做人质,金人就会更加得寸进尺,更加猖狂。你们真是糊涂!糊涂至极!”
莫凡:“实际上到这个时候,如果后面还听李纲的话,你们宋朝还不至于亡国。因为当时你们是20万兵马,他们是5万,真打起来还不一定输赢谁输。”
赵匡胤:“李纲又进谏了?”
莫凡:“嗯。李纲分析一定要逮住机会胖揍金兵,并派兵扼守黄河渡口,断绝金军粮道。此外,派重兵逼近金军大营,坚壁清野不战,围困他们,等他们粮尽力疲,再发出讨伐檄文,收回誓书,收复三镇。”
赵光义:“妙啊!这绝对是会用兵之人!赵桓没听吗?”
赵桓:“这回我听了,我这回没掉链子,是一个叫姚平仲的将领没有配合,有勇无谋,急于邀功,先率一万骑兵夜袭金营失败,完全打乱了李纲的计划。金人找到借口,派使臣来逼我。”
赵曙:“你趁机把李纲给卖了?”
莫凡:“没错!他罢免李纲,以谢金人,让蔡懋代替李纲的职位。罢免李纲,引发军民不满,民众自发聚集在朝廷大殿门外,要求重新起用李纲,并且杀死几十个内侍太监。”
赵光义:“我不想听了。咱大宋必亡。人心已经失去,没法挽救了。”
莫凡:“再后来,李纲又进谏了两次,赵桓犹犹豫豫,基本上都没有听进去,有的听进去的时候,大好时机已经浪费掉了。”
赵煦:“这个李纲被免后,去了哪儿?”
莫凡:“你让赵桓自己说吧。”
赵桓:“我当时重用了奸诈之徒唐恪、聂山等,他们借口说李纲专门主张抗战,丧师费财,将他削职贬为提举亳州明道宫,担任保静军节度副使,安置在建昌军,后来又把他贬到了云南宁江。”
赵光义:“云南?你这么可把他弄得够远的!眼不见心不烦是吧?”
莫凡:“我都能猜出来当时李纲的心情。”
赵煦:“失望?绝望?痛心?伤心?”
莫凡:“范仲淹的《岳阳楼记》的名句。”
赵煦:“我知道,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对不对?”
莫凡:“是的。虽然屡次被打压,但李纲的心仍然是想力保大宋江山。真可谓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
赵佶:“咦!莫凡你刚才说的这首诗句太有意境了!我在世的时候怎么没有想出来这么绝美的诗句?”
莫凡:“都这个时候了,您老人家还想着这些事了?我的天,您的心可真够大的!我再满足你一下吧,这是从你们那时往后100多年的人写的,还有后两句你还想知道吗?”
赵佶:“当然,当然!奇文共欣赏嘛!”
莫凡:“那我就告诉你吧。落花有意随流水,流水无心恋落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