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宋仁宗赵祯(2 / 2)

赵祯:“皇二爷说的是!后来就是这么约定的,我大宋在澶渊之盟规定赠辽岁币基础上,又增加了岁币银十万两、绢十万匹。”

赵恒:“明摆着趁火打劫!一看就是流氓行径,这种气焰不能助长,到时候也要打他一下!”

莫凡:“呵呵,这个时候的大宋,已经从当年骨瘦如柴的少年变成了大腹便便的大叔了,已经迈入了王朝中年的危机!面临着日益严重的土地兼并及三冗现象!”

赵光义:“那三冗?”

莫凡:“冗官、冗兵、冗费。”

赵恒:“不对啊。咱大宋不是说很富有吗?怎么这点银子就成负担了?还是那把大火把那点积蓄烧光了还没缓过劲儿来?”

莫凡:“您得全面地看问题,这就涉及到你北宋的政治体制了。先看冗官吧。为了杜绝权力过度集中在个别大臣手中造成的隐患,宋太祖设计了一套多部门相互制衡的制度,你们都知道吧?”

赵匡胤:“我设计的当然我知道!最高军事领导部门是枢密院,最高军事指挥机关是“三衙”(殿前司、侍卫亲军马军司、侍卫亲军步军司)。前者有调兵之权,却不能直接掌管军队;后者掌管军队,却无调兵之权。”

赵光义:“二哥的设计很妙!通过兵与权的分离,基本杜绝了武将集团拥兵自重的可能性。这才使得我大宋能够延续这么多年,否则我大宋很可能是五代之后又一个短命的王朝。”

莫凡:“但是,这种制衡体制产生了一些新问题。比如原本一个部门可以搞定的事情,现在要分工给多个部门协同处理,这样就造成办事人员大量增加,办事效率又随之降低。冗官问题就产生了。”

赵匡胤:“莫凡说的有道理,但我设计这种制度的时候出发点是为了防止武人夺权,没有考虑这么多!”

莫凡:“在你们大宋当官还有个好处,为了笼络与你们共治天下的士大夫阶层,各位皇帝都给予他们各种优厚福利。比如官员只要不犯错,干满三年就能获得一次晋升。于是大宋官场变得越来越佛系,官僚系统也就愈发臃肿,冗官问题也越来越严重。”

赵恒:“此话在理。我朝的时候就已经发现这个问题已经有了,但是我晚期就只剩玩了,没想这些事。”

赵匡胤:“我宋朝怎么会冗兵呢?我们是文人治国啊?这个怎么解释?”

莫凡:“这个很好解释。你们宋军队总体战斗力很渣,这是世人所公认的,可是规模却很庞大,也是不争的事实。最主要的是对内镇压而不是对外防御,所以你们大宋的军队是窝里横,因为都是兵油子!”

赵光义:“兵油子?”

莫凡:“对!虽然宋朝从官方到民间总体都比较富庶,但穷到吃不起饭的也大有人在。这些人打家劫舍、组织起来对抗朝廷也是时有的事。后来的皇帝们选择了将那些吃不上饭的成年男子,以及在社会上游荡的盲流都吸收到军队系统中,你说他们不是兵油子是什么?!”

赵光义:“明白了。冗费很简单了,有了前两个在那儿摆着,就得花钱啊!还有每年给辽国的、给西夏的岁币,虽然少,但也经不住年年不断流的给啊!增源节流永远是国富民强的不二法宝!”

赵匡胤欲言又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