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倒是李业忽然插了句嘴,冷不防说道:“局势危急,不妨调孙策领兵北上,镇守广陵?”
袁术面色一沉,眼神冷厉的看着对方,而李业一副坦然的样子显得毫不心虚。良久之后,袁术方才收回目光,暗自想着这条建议的可行性:“不错,不错。孙策麾下兵马不少,有他守御广陵,不仅让人放心,更能让他趁机北上,为我将徐州拿下来。”
他越想越是觉得可行,眼下刘备虽胜亦败,实力虚弱不堪,而曹操正一心对付袁谭,不得抽身。等若是徐州腹内空虚,只要孙策领精卒北上,可一路势如破竹,配合袁谭攻灭曹操都不在话下。
至于孙策是否会听令,在袁术看来,对方先后间接导致魏桀、陆康等朝廷大臣死亡,其父孙坚又是个狂悖不法,一言不合就杀刺史、太守的人物。有种种劣迹在前,朝廷岂能容下孙氏?所以眼下他与孙策纵有再多龃龉,在大局面前也当摒弃搁置才是。
“你不说我倒是忘了。”袁术喜道,这些天他一直有意无意的忽视掉了孙策的动向,此刻想起他来,竟不知道对方的情况:“孙策呢?立即命他调兵北上,我表荐他为广陵太守、不,让他做徐州牧!”说完,袁术脑筋一转,又添了一句:“袁胤不是丹阳太守么?让他再领偏将军,在江东收拾郡兵,以为后用!”
在这个关头,袁术想的还是如何从孙策手中接过江东的势力,并将此地打造成自己的下一步退路。万一事情不谐,他至少还能退守江东去。
李业提完建议后也不管袁术是否采纳,又将头低了下去,光线在他面部投下一片阴翳。袁术以为他仍在哀悼阎象,也不管他,却未曾留意到对方眼底稍纵即逝的锐意。
“开战之初,孙策便于江东奏报会稽山越作乱,亟待弭平。而陆康虽亡,其故吏虞翻、门下督董袭、太末长贺齐等人仍据城相守。”杨弘身为长史,对袁术治下势力皆了如指掌,只是他向来是个不喜出风头的,若不是阎象死了,他也不会走到前沿:“孙策如今应当在集合兵马讨伐山越、会稽。”
“真是舍本逐末!”袁术怒道:“山越、会稽那一众残兵游勇有什么好打的?值得他全军进讨?如今局势最要紧的是何处,他看不到么?真是没得章法,立即调他来!”
纪灵觉得不妥,出声止道:“孙策素来桀骜难驯,譬如猛虎,无论他是否听命,明公都得有所防备。”
袁术有所意动,正在斟酌间,其下的桥蕤忽然说道:“在下愿往历阳,直到孙策领兵入广陵,再折返不迟。”
孙策曾在袁术身边的时候,曾以勇武侠义闻名诸军,当时就是袁术麾下大将的桥蕤、张勋皆与他倾心结交。袁术这时想起桥蕤与孙策交好的关系,当即在心中否定了对方的提议,反倒用怀疑的眼光不动声色的看了对方几眼。
如今袁术身边能用的就只有纪灵、桥蕤二人,纪灵用兵画策最为得力,袁术不舍得让他做这种事,桥蕤又不能让他放心,思来想去,袁术只好道:“让刘子台去吧!彼在皖城收聚群盗,很有一部兵力。”
刘勋是袁术故吏,现为庐江太守,让最信赖的人守护自己后方,又命女婿黄猗跟随,袁术自觉已是做到谋事万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