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夏侯霸回绝之余,还对朱然遣来之人反诘。
曰:“贵军上庸郡五千士卒不可弃,便将我国士卒性命视作草芥乎!”
这样的回复被使者带回来,朱然听罢当即须发皆张、怒不可遏。
盖因夏侯霸是在强词夺理。
以两三千士卒作疑兵,若是汉军转来攻击,径直返身归去即可!
汉军哪能追得上!
何来“以魏军士卒性命作代价助吴军突围”的指责!
这分明是魏军不愿意出力,想看汉吴相互攻杀、以期坐收渔翁之利罢了。
然而,纵使他明知夏侯霸是在推脱,却也无法反驳什么。
魏国本来就没有义务为吴国出力。
复遣使者过去交涉,不过是自取其辱罢了。
而他的副将张梁,则是提出了退而求其次的做法——求人不如求己,他想引本部四千余人赶去西城,接应唐咨部归来。
对此,朱然颇为意动。
他无法攻陷郑璞的营寨,但是以本部牵制郑璞部还是可以做到的。
哪怕是汉军丞相部提前得悉了他们的意图,径直引兵前来与郑璞部合兵,他都有信心将之牵制住一些时日,避免唐咨与张梁部的归路被断。
但有时候,世事往往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朱然复遣人去上庸城,将以张梁部作为接应之事知会唐咨时,唐咨却不打算突围了。
缘由,同样令朱然部无法反驳。
唐咨觉得这样的突围,必然会让吴军死伤惨重;甚至稍有不慎,乃是以张梁部为他陪葬了!
毕竟,在东三郡的汉军不止郑璞与丞相部。
而汉军若是从扼守巴山北道的关兴部,调遣五六千士卒前来堵水河谷,冲破朱然部的阻拦将他与张梁部的归来断掉,陆逊部是无法阻止的。
且汉军调兵的路途,并不算远。
至少要比他从上庸城突围到西城,在走秦岭北道至堵水河谷要近得多!
是故,唐咨不愿意突围了。
他觉得朱然为了上庸这五千士卒,而让更多士卒丧命的做法不可取。
好吧。
无奈之下的朱然,唯有继续进攻郑璞的营寨了。
心中亦开始思忖着,先前孙权与陆逊将上庸城五千士卒划入“代价”中,或许是早就预料到了他如今的为难?
他没有答案。
只是努力用这样的推测,来宽慰自身无法救援上庸的无奈。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于不知不觉之中,时间已然来到了绍武六年(243)的正月。
而攻坚了月余时日的吴军,亦不出所料的罢兵了。
其中,原本做好死伤惨重的朱然部,不过伤亡了四千余人;但可进退自如的陆逊这路,战果则是令人膛目结舌。
竟丧亡了万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