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4章 这个早朝不一般(二)(二合一)(1 / 2)

爆改大明朝 羞涩道士 2279 字 2021-12-12

烟草专卖的内容里,詹闶当然是留着其他路的,但肯定不会现在就用,否则也太没水平了。

名教众人奈何不了詹闶,更别提把他压下去,几番揪扯之后只能暂时同意,留待后续商讨的时候再为自己争取利益。

而接下来詹闶的第二本奏疏,却变得不咸不淡,没什么值得攻讦和阻挠的地方。事情是朝堂上早就定好了的,关于派船队下南洋耀兵异域,以示中国强盛。

在这件事上,詹闶只是给了阿棣一些建议,让船队不要走得太远,到毗奢耶那伽罗和锡兰附近即可,再远了对大明今后的扩张有害无益。

要知道帖木儿帝国就连着东察合台,一旦大明盛极的消息从西方传入草原,那么值钱詹闶在草原上瓦夏的惊天大坑,很可能就会被打折扣。

别管鞑靼、瓦剌,还是钦察汗国,或者再往北方的吉利吉思、八剌忽,这些族群从本质上来说都是鞑子。

大明在陆地上最大的敌人就是鞑子,鞑子又何尝不是做梦都想把大明重新占领回去,用这块丰腴肥美的土地,供养他们蛀虫般的生活。

一旦鞑子各部落了解了大明的现状,谁也不敢保证他们会不会暂时停下内部争分,将矛头统一对准大明。

真要开战,如今的大明可以说是打遍天下无对手。弓马娴熟乃至于精湛绝伦的鞑子,面对火枪、火炮的时候,同样难逃摧枯拉朽的败局。

但那样一来的话,大明的整体扩张计划就会被打乱,让大明陷入到十数年,甚至数十年之久的北方战场,难以脱身。

从鞑靼到钦察,疆域广阔何止万里。在大明各项军备没有完善之前,毛人对草原开战绝不是一件好事。

同时还会因为延迟了热带对热带地区资源的获取,严重影响到后续科技树的开发,说得不偿失都算轻了。

而南洋地区则与草原漠北不同,一来大小邦国不计其数,二来基本没有什么战略纵深,有些很小的城邦国,都怕遭不住骑兵的一个冲锋。

被詹闶晓以利害后,阿棣也答应下来,不会让船队出去太远,主要目标放在南洋地区及附近。

当然这其中对阿棣诱惑最大的,还要说南洋地区的资源,和可以对大明本土提供的各种辅助作用。

粮食,矿产,劳动力,大明无法种植的产物等等,这些东西可比简单炫耀一下国威实惠有用多了。

对于南洋会出现的后续情节,尤其是施进卿的问题,詹闶并没有说出来。否则显得过于妖孽无法解释不说,还会影响到下一步的南洋扩张。

没了“以三佛齐国王自称”和“知情不报同流合污”的罪名,怎么收拾马六甲地区呢,光靠陈祖义在南洋劫掠商船和烧杀抢掠的理由可不够啊。

因为之前君臣二人已经基本定好,到了朝堂上也就是詹闶汇报一下下南洋船队的建造情况,同时提出多带货船进行交易的建议。

不过这名教不愧是名教,只要有被他们视为敌人的阵营或个体在场,任何时候都能拍脑袋冒出反对的声音来。

“陛下,臣有异议!”一向没有和詹闶发生过冲突的另一位礼部尚书郑赐,也不知道得了什么样的承诺,竟然罕见地站出来表示反对。

理由嘛,当然是冠冕堂皇了:“大明遣使诸邦,为的是彰显国威,传达教化。若到一处便大谈金银财货往来,恐被彼国上下生出轻视之心,还请陛下三思!”

詹闶可不管你是什么人,以前有没有过节,或者眼下又有什么苦衷。凡是和自己对着干的,从来只有以牙还牙以眼还眼,且绝不拖延。

当下就对阿棣拱手不屑道:“南洋小国虽愚昧贫穷,却也知道我中华山川锦绣、物产精美。大明随处可见只陶、瓷、丝、绢等物,于其人而言便是上天赐予的宝物,富庶者甚至不惜等量金银兑换。

根据我教历代祖师所传,自唐时华夏物产出海抵达各邦,便已是供不应求。就以宋时的大食国商人来说,他们从福建以低价购买丝绸瓷器运往欧罗巴,只需运到当地港口有下船遍游数十上百倍的利润。

然而彼时人物对外了解不足,以至于吃了好多的亏蚀。今日贫道自其地归来,断不会允许类似的情况再次发生,把本属于我大明的利益,平白拱手送予番邦小人。且番邦之人多畏威而不怀德,今天占了便宜,明天就会变本加厉,实乃狼子野心,不足与其为善。

我大明船坚炮利,兵峰无敌,番邦小国要仰仗大明保护,理当是他们带着金银厚礼相求。陛下开心时便给他个笑脸,恼怒时都不许他上岸,这才是世间万物相处之道的本源。礼下于人固然可视为风度的体现,可强盛如此的大明还要这样做,便会被理解为‘必有所求’,继而得寸进尺了。”

说完,詹闶就垂首而立,等着名教再有什么人站出来找虐。但几息之后,仍没有什么动静,倒是让他有些不自在了。

说句不客气的话,这些名教徒啊,心胸浅薄,眼光狭隘,空有吞天之意,却拿不出几分实力,就知道耗子扛枪窝里斗。

在国内搜刮民脂民膏,再去那些连种地都不会的番邦小国,宣扬儒家是怎样的伟大。大明自己的百姓生活如何,日子怎么过,他们连关注的念头都不会有。

也就是几百年后所谓的儒家没那么疯狂了,科学成了最主流的教育内容,大多数人读不懂的之乎者也被丢引进了角落难以翻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