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有点想多了,徐增寿在詹闶的普及下,早就对安南国情和历史有了一定了解,自然知道后面埋伏的是什么。
百多年前的安南还处于李氏一族统治,李朝第八任统治者李惠宗因为久病无子,被当时的外戚陈守度联合其他势力废掉,并传位给他七岁的女儿李佛金,也就是后来的李昭皇。
陈守度又安排年幼的女王嫁给自己的侄子,接着再矫诏把大位让给他的侄子陈煚,最终废掉成为皇后的李佛金,开创安南陈氏王朝。
真要说起来,陈氏的大位本就来得不干净,如今被同为外戚的胡氏废掉,也算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如今胡朝肯定是不保了,陈朝又仅剩下一位公主,这黑脸老家伙怕不是也想玩一把当年的情景重现?
痴心妄想,真以为大明出兵安南,只为了抢一波秋庄稼就打道回府吗?
为陈天平讨个公道,惩罚忤逆藩属国主,都不过是说法而已。实则从大军启程的那天起,就没做过从安南退兵打算。
按詹闶的说法,一个没有了王位继承人的安南,才符合大明的利益。
好不容易才把陈天平送到胡季犛手上,你现在又要扶持公主,全安南就你最聪明吗?
有了这个小插曲,原本对这些安南大臣和贵族并不感兴趣的徐增寿,也开始上心了。
就怕说的人心急,听的人却动了心机。今天来的这些人,有一个算一个,都要进行严格的甄别。
凡是带半点别样心思的,都得列入下一步的清算名单。或者就是一个不留,干脆全部清算掉。
面上不露声色,摇摇头道:“瑞阳公主自陈朝破灭时,便决定放弃从前身份,现已入大明行道教,潜心研修技艺,不再理会往事。”
詹闶回归大明已近十年时间,行道教也已经随着各国使团、商人的传播,在一些敏感之人心中留下记号。
作为中华文化圈的一员,又是大明藩属国的安南,自然不会少了关于行道教和詹闶的传说。
只不过鉴于中华文化对这些藩属国影响最甚的还是以儒学为主,行道教和詹闶在大明周边小国的名声并不是很好。
年老大臣一听公主入了行道教,黑脸上的表情当时就更不好了,叽里咕噜说出一串安南话来。
徐增寿听不懂安南土话,但是从语气上也能猜出不是什么好内容,就转头去看随行做通译的行道学院学生吕济。
为了随军行动方便,吕济身穿行道教款式的皂色劲装,胸前绣着行道教和精武体育会标识,看起来干练挺拔,透着一股子利落劲儿。
见徐增寿眼神过来,伸手抱拳道:“侯爷,此人不敬。原话中可能带着些俚语,无法完全听懂,但大致就是‘卿本佳人,奈何从贼’的意思。”
詹闶不仅是当朝红人,勋贵集团领袖,还是徐老四的妹夫,两人关系可谓是相当的好。
在大明内部,那些酸儒们针对詹闶和行道教,为了统治的需要只能忍让三分。
可你一个安南小官,国主都被吓跑了,还特么敢嚼这种舌根子,真不知道死字怎么写啊。
双眼圆睁,大手在椅子扶手上用力一拍:“好大的胆子,你个山野匹夫般的泼才,也敢谤辱我大明国公,究竟是何居心,你们也都这么想吗?”
一众安南大小官员和贵族们,纷纷匍匐在地,口称:“天使息怒,我等绝无此意……”
眼下大明军队刚刚进入安南,这些人在招抚地方还有用处,远没到斩尽杀绝的时候,徐增寿也只是发发威吓唬他们一把。
旋即就叹了口气道:“若非陈王子与瑞阳公主连番苦求,靖国公动了恻隐之心,才说服皇帝陛下,为陈氏一族讨回公道。尔等今日还委于篡政暴君之下,做那苟延残喘的丧家之犬。
生而为人不知报恩,反做谤辱之举,此等行径与禽兽何异?这贼子出言不逊,诋毁大明国公,实在罪不可恕。来人,拉出去祭了某家的军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