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7章 琉球三国王(二合一)(2 / 2)

爆改大明朝 羞涩道士 4829 字 2021-11-19

这么多年交道打下来,大明从来都是但求面子不图其他,只要你愿意承认比他弱小,做出跪舔的假象,就能得到各种好处。像中山国的耕种、造船等等技术,哪样不是大明支持的结果。

可是现在,大明竟然派兵攻打琉球,而且是毫无预兆地就来了,于情于理这都说不过去啊。

等他亲眼看到海面上巨大的战舰,倭寇冒充大明的怀疑彻底消散,整个人却被更大的不安笼罩得严严实实。

面对这么大的明军战船,那些倭寇船怕是连跳帮肉搏的机会都等不到,一个冲撞就能把他们撕成碎片。

更别提刚才在已经被明军占领的岸边,他也亲眼看到了逃回浦添城那些人所说的,巨响之后几乎被打烂的本地船只。

尽管已经猜到,最大可能就是有倭寇被大明抓获,然后招供了些什么。可武宁还是抱着万一的侥幸,事情并没有暴露。

就是因为这点侥幸,他在询问的话语中,小心翼翼地加入了试探。如果这些人是代表大明皇帝来宣旨册封的天使,那接下来的一切就好应付多了。

“哼哼”,刘显仁对武宁的心思大概能猜个差不多,但也没打算拆穿,冷笑两声道:“本官乃大明缴寇总督麾下副司令,并非什么天使,中山国主若是没什么要说的,便在此处与本官一同等候另外两位国主吧。”

话不用说明,该听懂的自然能听懂,中山国王武宁知道,肯定是已经露馅了。同时也忍不住庆幸,还好自己之前留了个心眼,派人去通知那些家伙抓紧躲避,否则可就要出大事了啊。

如今就盼着汪应祖和攀安知两人来得慢点,来了也能保持镇定,配合着把明军多拖一段时间。

武宁的想法很不错,另外两位国王到来后也十分配合。连刘显仁都只是象征性地问过几句后,就留他们在船上等着,并没有任何其他举动。

刘显仁说等着,三山国王们也不敢不听,更不敢多问。只是这么一等就等了小半天,直到酉时将至海上日沉,一片遮天蔽日的白帆在南方海面上隐约可见。琉球三国王才发现,事情和他们想象的完全不同。

长期以来,不只是琉球,包括大明周边的所有国家,对大明在海洋方面的认识,就是有海禁和走私这两个印象。谁能想到,大明突然之间就冒出这么多的巨舰。

而对于大明所有的藩属国来说,大明一向都是以面子为至高无上需求的。言必称礼义廉耻、广传教化,从不会对藩属小国无端用兵。

也正是因为这些固有的错误认识,才让琉球三国国王有了侥幸心理,以为自己容留倭寇的事不会走漏风声。才会让他们以为,即便大明兴师问罪,也会秉承先礼后兵的原则,从正面登岛搜查。

哪知道如今的大明早就不一样了,尤其是大明的军队,不会再被那些狗屁的礼教束缚,不会再像以前那样吃屎都赶不上热乎的。

而在朱元璋时代因为战斗力问题不得不封闭起来的海路,也已经因为永乐大将军炮、永乐步枪和无数艨艟巨舰而完全打开。

此时此刻,武宁等三人就算用大脚趾豆儿也能想明白,这些从南边上来的战舰代表着什么。从琉球岛东侧藏匿倭寇的地方到浦添,当然是走岛南边更近一些。

事情败露,想强撑都撑不下去了,中山王武宁“噗通”一声带头跪在甲板上:“天使开恩,天使开恩啊,琉球地寡人稀,实在难以抵挡倭寇来袭。不得已之下,才选择忍辱负重……”

“本官并非天使,中山国主不必多言。”刘显仁打断武宁的话,目视着南边舰队过来的方向,语气冷冷地道:“琉球藏匿倭寇一事,具体缘由如何,又是什么目的,这一切都等审讯之后再说吧。”

这个时候,就要考验人性的光辉了。北山国王攀安知第一个被求生欲打败,甩锅道:“将军明察,北山在琉球国力最弱,常被中山和南山欺压。这次就是因为武宁和汪应祖逼迫,才不得已同流合污,小王若不答应他们,北山就要被灭国了,请将军明察啊。”

琉球三山王国中,北山的确是最弱的,攀安知甩这个锅毫无压力。接着南山国的汪应祖也不干了,他也想甩锅呢:“小王也是一样,被武宁逼迫答应此事,否则他就要联合南边宫古的与那霸势头攻打南山啊。”

中山王武宁想要反驳,可一时之间又找不到理由。与倭寇达成协议的事,也的确是他牵头,并且威胁利诱另外两人答应下来的。

不管从事实来说,还是从眼下的局面来说,这两个家伙肯定要站在自己的对立面了。那就索性什么都不说了,先看看明军最后会审出个什么结果,反正就算要支付利益求饶,也是自己能给出的最多。

“来人”,刘显仁听着他们相互攀咬,却感觉有些聒噪。摆摆手叫来几个士兵,吩咐道:“天色不早了,先请三位国主去舱室休息,该吃吃该喝喝,一定不能怠慢了。其他的事情,还是等司令员回来后,审讯过了那些倭寇再说。”

琉球的具体情况,他早已经听詹闶讲解过了。这两个人说的,也许在一定程度上确有其事,但更多的肯定还是为了利益。

小小一座海岛上,分割成了三方势力,连正规的军队都没有。三国十七城的武装力量全部加起来,也不会超过五千人。

这样的军事力量比较下,想要覆灭其中一国可不是容易的事。因为被威胁就顺从收容藏匿倭寇,理由实在太过牵强了。

另外最关键的一点是,琉球北、中、南三国都向大明进贡,是大明的藩属国。遇到这样的事,为什么不向大明禀告求援,反而却加入其中了呢?

当然了,如果按照实际情况论。站在琉球本地的角度上来说,自己打不过倭寇,向大明求援又无法保证事后不被报复,反而还要多搭上一笔给大明的好处。

两相比较之下,划出一块地方来接受倭寇藏匿,既能保证琉球的安全,还可以得到额外的好处,傻子都知道该怎么选。

他们的选择本身没错,错就错在不了解大明的具体情况,以为大明还是从前那个封禁海路、闭门不出,只会自己跟自己玩的老旧帝国。

世事无常这个词,怕是琉球三山国王这时候脑子里最深刻的感叹了。大明有如此强悍的舰队,这舰队还跨海而来不讲常理地先兵后礼,所有的一切都是他们以前打破脑袋也想不到的。

然而他们怎么想,现在已经都不重要了。从他们容留倭寇的那一天起,就注定将成为詹闶收拾棒子的借口,任何理由与说法统统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