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事不只是老百姓唠叨,连阿棣这个堂堂亲王都很感兴趣。特地找到了詹闶,详细问了一番究竟,并且在事后告诫王府诸人,不得在家中堆放大量引火之物。
这事也就是放在古代,要给了六百年后的现代社会,绝对会有大把所谓“据知情者透露”和“据某门类专家分析”的水文漫天飞舞,硬生生把詹家紧跟着就新开的火炉子生意牵扯进来,玩炒作论和阴谋论。
詹家卖火炉子和蜂窝煤的买卖叫万力行,没什么特别的意思,就是取“万物之热力”的首尾两字,今后大部分的能源业务都会叫这个名字。
北平城里有两处万力行的门市,分别在南薰坊靠着保大坊的位置,和金台坊鼓楼西侧的位置,都属于人流量够大的区域。
门市开业的当天,并没有搞什么特别红火热闹的仪式,雇了个锣鼓队敲打一阵子,然后揭去门头匾额上的绸布,这就算正式营业了。
詹顺担心的冷清现象并没有出现,假惺惺来贺喜的旁边几家铺面掌柜还没走,顾客就开始上门了,而且一下就是好几个组团来。
其实这才是正常现象,在门市营业之前,詹闶早就把广告打出去了。官方的有布政使司、按察使司、盐运使司、盐课提举司、北平附郭两县等等衙门;自家旗下一应生意买卖,便宜岳父梁再发家里,庆寿寺的老和尚禅房等等民间场所,都已经用上了蜂窝煤炉子。
所有广告位都是能起到大力宣传作用的,近半个月的时间下来,北平城里最富裕的群体基本都传到了。
不用和煤泥,也不用再烧炭,烟筒子还能给房里加热,干净方便还好处多。有些人打听到了买卖开张的日子,当然是迫不及待地要把这好东西弄回家里去。
可是一看这价格,多少都有些肉疼。大号的炉子价格五两,小号的三两;大号的蜂窝煤四两一百块,小号的二两一百块;最坑的是那烟筒子,一根就要一两银子。
买吧,有点不舍得银子;不买吧,又怕别人有了自己没有。纠结之中,一个双眼透着精明的家伙就找到詹顺拉关系套近乎:“掌柜的,你这蜂窝煤炉子我是见过的,用着也的确好。可就是这价格有些太贵,我和梁掌柜可是多年好友,你看能不能给让点价,我们几个今天就一起买了。”
詹顺早就得了老爷吩咐,做买卖不能一味降价,尤其是这种别人没有的东西,卖不出去都别降价,否则就是自打耳光。
叹了口气,摇摇头道:“这位老爷,您也说了见识过这蜂窝煤炉子的好处。那您就该知道,这东西他可是稀罕玩意儿,往日里有钱都见不到的。您看这炉子,别的先不说了,家里用上首先是干净啊,再也不用到处是炭灰了。而且这东西他连烧饭带取暖都能照顾到,您买了它等于至少省了一份开销。”
说着就走到店里用着的大炉子边上,拍了拍炉沿:“还不瞒您说,这东西可是有数的,一旦卖完了,起码今年就不能再有。俗话说一文价钱一文货,您看看这做工,再想想它的好处,一只大炉子就是一百多斤,连工带料卖五两几乎都不赚钱。也就是我家老爷说了,都是北平的乡里乡亲,不然哪能是这个价。”
一番话说得有理有据还有情义,真是让人不好反驳。可对方也不是好忽悠的,露出一个小小的奸商式笑容:“掌柜的,你这话言过其实吧。我可是在宛平县衙见过这东西,据说布政使衙门里也在用,朝廷能给他们多少薪炭钱,照你这价格,怕是用不起几十个这种炉子吧?”
这话也很在理,以现在的价格,任何衙门明面上都不可能用得起。只是他不了解情况,这种事詹闶能没准备吗,能让人揪住尾巴乱砍价?
詹顺回送给他一个温和的笑,就像那只火炉子那么暖:“这您就有所不知了,我家老爷是皇上钦封的四品真人,与多位老大人都是至交好友。衙门里用的炉子,那是因为我家老爷不忍看到诸位老大人受冻,特别赠与各衙门的。照您这么说,燕王殿下府中也用了好些,可没听说过他老人家嫌贵!”
把燕王殿下搬出来,这话真是没法回了。整个北平城里,谁能比阿棣还牛逼,连他用炉子都是照价付款,你长了俩脑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