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6章 考场杂记(2 / 2)

有一考生错把“毋”当成“母”,“苟”当成“狗”,结果题目便成了“临财母狗得”。

提学官当然是大怒,便要革其功名,考生苦苦哀求,提学官决定给他一次机会,便道:

“吾出一联,汝若有佳对便罢,否则休怪本官革你功名!”

遂出上联道:“《礼记》一经无母狗。”

那考生福至心灵,对曰:“《春秋》三传有公羊。”

提学官拍手叫绝,放过了这厮,后来才知,这货的本经是《春秋》,也算是偏科奇才了。

心情大好之下,下笔更是有如神助,夕阳刚刚偏西,已然作出四篇颇为满意的文章。

剩下的时间方唐镜并没有浪费,开始润色这两天所作的时文。

前面是要尽快在最好状态的情况下写出文章,现在就是精雕细琢,力求锦上添花。

错别字这些都不必说,主要是用典的准确与否,遣词造句是否流畅,文章结构是否合理,韵律是否抑扬顿挫,意义是否荡气回肠,种种技巧均可反复推敲。

好文章都是改出来的,增增减减,反反复复,一篇篇花团簇锦的文章便慢慢成形。

这一改便到了深夜,烧完了两根蜡烛之后,方唐镜才满意地罢手。

心满意足做了一顿宵夜犒劳自己,吃得浑身暖融融的,才裹好被子沉沉地睡去。

当然,他这种漏夜拼搏的精神并没有被人看好。

通常只有胸无点墨的家伙才会临时抱佛脚,早干嘛去了,书到用时方恨少了吧?

这当然引起了大家的鄙视。

尤其当方唐镜最后还弄出一顿香喷喷的宵夜的时候,周围的怨念更是无限放大。

先前以为这货是在搜肠刮肚写文章,起码还有自知之明,可以治疗一下。

没想到居然是在挖空心思弄吃的,完全是自暴自弃的节奏,已经没有抢救的必要了。

身病尚有药医,蠢病无药可治,绝症,无可救药也。

第二天醒来的时候已是日上三杆。

这已是第三天,第一场的最后一天。

大家都早早起来作最后的冲刺,冷不防又闻到一股饭菜的浓香,顿时人人侧目。

然后便见到方唐镜施施然走了出来,如厕,洗漱……

又是这个考棚,又是这讨厌的家伙,大伙都是鄙夷地一笑,又埋头继续自己的作业去了。

方唐镜当然不知道大家在想些什么,抖擞精神,开始将草稿抄写在试卷上。

到了下午四点半左右,方唐镜已工工整整全部抄好,又检查数遍,便等着交卷。

交卷分三个批次,正午时一批、午后未时末一批、傍晚酉时初一批。

收卷官每收一份卷子要发一签,签卷须得相符。

这之后的流程也是很有讲究的。

应试者的考卷是真卷,须得弥封糊名,称之为“墨卷”。

评卷前有专门的誊录人用朱笔抄录好,才供各房官评阅,称之为“朱卷”。

各房考官用蓝笔批阅,称之为“蓝卷”。

规定严格,不可混用。

方唐镜赶在傍晚酉时初这一批交卷,随着交卷的士子一同出了南京贡院。

方唐镜出场的时候,还有十分之一的考生正作最后的冲刺,当然,也可能是最后的挣扎。

乡试规定戌时清场,如果还没做完的话,自然只能是落榜了。

各位哥们,自求多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