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唐镜笑道:
“非也,华服虽好,然中华衣冠未必与番人习俗相类,番人不喜;
二来当地盛产华服,市场已经饱和,贸然输入的外来品,不论款式和面料都面临一个适应的过程,要遭受极大的竟争压力,人生地不熟,不知已不知彼,焉能不亏?
反观鞋子市场,一片空白,不存在先入为主的成见,正是一张白纸好作画,可任由卖鞋者引导民众的消费,随意说得天花乱坠,口吐莲花,又岂能不发财?
事实上,后来那卖鞋的举家搬到岛国从事鞋子贸易,忙都忙不过来,那卖华服者亏本之后不得不帮着卖鞋才赚回本钱,又两年,岛国人人有鞋穿矣!”
两老面面相窥,怎么也想不到事情会是这样。
其实这也很正常,这就是后世的销售观与当今销售观的区别。
方唐镜又道:“所以问题往往一体两面,一些别人认为绝不可行的路子,换一个角度再看,往往便会豁然开朗。
具体到将梳子卖与和尚这件事情上。
别人认为和尚光头,要梳子何用,在我看来,却是大有用处。
比如我是商人,我会找到主持,对他说‘来宝刹进香的善男信女皆虔诚居士,贵寺应有回赠之物以作纪念。我有一批菩提木所制之木梳,听闻大师书法超群,于木梳上刻金刚经谒语便有开光之效,若作为赠品,必为信众所喜也!’
若两位前辈是那主持和尚,会买吾之木梳否?”
两人张口结舌,一把破木梳给你玩出了花,又是纪念,又是书法,又是金刚经,又是开光,换了谁只怕都要买上一把,即便是赠品,也会引来无数香客回头,功德箱怕是会挤爆吧?
如此一本万利得名又得利的生意,只要主持不傻,当然是多多益善的了。
“也正如咱们设想的将四大奸贼铸成跪像置于岳王观让天下人唾骂一般,说到底,还是抓住了人心之理也。”
“然也,然也……”两老人抚须颔首。
少顷,老儒忽问道:“小友胸怀济世之道,以汝观之,今江南如何?”
前面是修身齐家之道,现在是考校自己治国之策么?
方唐镜当然不怵,侃侃而谈道:
“观我南直隶一带,富甲天下,然则贫富不均两极分化之严重,亦是冠绝天下。
正所谓不患贫而患不均,历代改朝换代莫不出在这不均二字上。
当有一天贫者无立锥之地,沦为无产者之时,此等不忍言之事便会发生。
汉之黄巾,唐之黄巢,宋之方腊,本朝太祖之崛起,莫不如此。
所以朝廷需得未雨绸缪,早早想法子进行二次分配,拉平贫富差距。
当然,二次分配也不是搞均贫富,劫富济贫那一套。
而是把蛋糕做大,让贫者在新蛋糕中能分得一份比原先更多的份额。
一个社会,贫者阶级占绝大多数是极度危险的,只有中产者阶级占了多数,才是最稳定的社会。
此正是圣人所言之‘无恒产者无恒心,有恒产者有恒心’之意是也。”
方唐镜卖力地宣传他那套“蛋糕做大之法”,当然,为免离经叛道,还是要在表面贴上圣人标签才稳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