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篇是《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
语出自《论语.述而篇》,字面意思是:
“如果用我,就积极行动,如果不用,就藏起来,只有我与你才能这样啊。”
老夫子看了题目之后,微微一笑,这题目,有点意思。
题目很平平无奇,看起来难度也不大,实际上,这却是一道陷阱题。
先看破题:
“圣人行藏之宜,俟能者而始微示之也。”
“盖圣人之行藏正不易规,自颜子几之,而始可与之言矣。”
老夫子老脸笑成了一朵菊花,摇头晃脑地道:
“妙哉,此二句明破行藏,暗破惟我与尔。可谓是一剑封喉,正得我八股文章一掴一掌血之真意也。”
这就是题目的陷阱所在,明里是要破“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实际上真正要破的题却是“惟我与尔是有夫”这一句。
但是要破后一句却必须先破前两句,这类题目,往往是考官最爱截搭的类型,极是考校考生慧眼,十分阴险。
考场论高下,一篇文章的好坏高下,单单是破题就能占了四成。
接下来只要不出什么忌讳的文字,这篇文章妥妥就能入选了。
所以方唐镜这两句破题才能得到老夫子的高度评价。
当然,接下来的内容也是不能忽略的:
故特谓之曰:毕生阅历,只一二途以听人分取焉,而求可以不穷于其际者,往往而鲜也。迨于有可以自信之矣。而或独得而无与共,独处而无与言。此意其托之……
虽然看起来并无奇峰突起之势,然而平淡之中却带着淡淡的殷殷相切之意,一时间如同高山流水,夫子竟一口气将整篇文章读完。
掩卷,然后闭目片刻,开卷,又从头到尾再看了一遍。
长长地吐了一口气,老夫子才说道:“如此文章,你在乡试之时必不可写必不可写!”
连说了两句“必不可写”。
方唐镜一惊,莫非有什么不妥的地方?这可是自己精心挑了半天才选出来的。
方唐镜忙问道:“为何?”
“老夫读书数十年,如此文章,连老夫都要细读两遍才能理解其中精义,若是乡试之时,考官学问稍一不如,又或倦怠,或粗疏,且遗珠必成定局也!”
呼!方唐镜长长舒了一口气,原来是装毙用边过猛,难怪老夫子有此担心。
不得不说,齐老夫子眼光十分毒辣,这篇文章方唐镜选的是清初八股名家韩菼的文章。
此人是康熙十二年的会元,状元。
一手八股文章端的是妙笔生花,皇帝曾发上谕嘉奖云:
“……所撰制义,清雅真正,开风气之先,为艺林楷则。”
但他在乡试的时候,文章就真真的被刷了下来,宝珠蒙尘。
也是天命不绝,当时的主考官徐乾学检查遗卷的时候才发现了他的文章,连读三遍,越看越觉得微言大义深不可测,顿时大为赏识,力排众议才取中的他。
所以齐老夫子也是连看了两遍,终于发出如此感慨。
不过方唐镜是毫不担心的,他只担心自己的文章能不能达到这篇文章一半的高度。
状元之材,自己若有一半的文采,中乡试应该不难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