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迟早要还(1 / 2)

“出来混,迟早要还的!”

上一世的自己正在为这一世的自己还债。

没办法,研究明史,没法不研究李贤此人。

此人历经宣德,景泰,代宗,英宗,成化五朝四位皇帝。

之所以要研究他,主要是因为李贤后来做到了阁老首辅。

研究明史的,如果不研究内阁阁老,那就是笑话了。

李贤此人,在方唐镜看来,属于天生运气好到爆棚的“天命之子”的时代主角一类人。

不信?诸位先看看这位名臣的生平履历:

李贤进士及第之后,便开始一路走红。

先是授吏部验封主事,然后便开始任考功司主事,文选司郎中。

看看,都是些什么官位?

品阶虽不高,却是令各路诸侯都要低头讨好的要职。

之后便是陪驾英宗北狩,那一次英宗在“土木堡”玩脱了,被也先生擒。

李贤在这种情况下,被乱军裹挟,居然逃过人生最大的劫难,没死!

要知道,当时随驾的文官,死者三四成,被俘虏又占了三四成,被乱军所杀又占了一二成,最后可谓十不存一。

李贤在这种情况下不死,真的只能归结于上天垂怜,运气爆棚了。

后来就开始了火箭上升模式。

兵部右侍郎,户部左侍郎,吏部右侍郎,都是要职中的要职。

然后就是“夺门之变”,英宗复辟。

李贤在夺门之变中并没有站队,但由于他之前就是陪英宗在土木堡陷落的臣子,天然就属于从龙之臣。

看看,是不是大难不死,连老天都要掉下馅饼奖励!

然后英宗便将其迁翰林学士,再然后便火速提拔进了内阁。

这又属于特例。

成祖之后,文官集团便形成一个不成文的惯例,阁臣必须从翰林出身的人里选择。

李贤本来没有翰林资历,英宗便将之硬塞进翰林院。

且还是翰林学士,为他入阁铺平了道路。

这还不算,李贤入阁后,英宗还专门为他又开了一个特例:

阁臣兼任吏部尚书。

吏部尚书人称天官,其重要性不必多说,乃是可以抗衡阁臣的要职。

可以这么说吧,除了内阁首辅,次辅,其余阁臣权势都要逊吏部尚书一筹。

所以在大明还有一个不成文的内部规定,吏部尚书不得入内阁。

但英宗就是为李贤破了这个规矩,可见其在英宗心目中何等份量。

一直到英宗驾崩之前,仍召李贤委以托孤之事。

当今成化皇帝即位,立即加封李贤为华盖殿大学士,知经筵事,加少保。

最后李贤于成化二年去世,年五十九,追赠光?大夫,左柱国,太师,谥号“文达”,极备哀荣。

李贤为人耿直却官声极好,举贤任能,爱惜人才,开言路,名臣多为其提拔。

后来史评其人:“国朝自三扬后,相业无如李贤者,其得君最久,亦能展布才华。”

这样一位开挂般的名臣,当然是方唐镜重点研究的对象了。

所以他的生平方唐镜又怎会不知?

这道“孔门七十二贤,贤贤何德?云台二十八将,将将何功?”乃是李贤平生为数不多的趣事。

方唐镜为此专门查了资料,当真是对这一百位名人了如指掌,清楚明白得不要不要的。

“唉,何苦呢,何必呢。读书人何必为难读书人?”方唐镜仰天长叹!

众人见到方唐镜唉声叹气、长吁短叹的样子,认定方唐镜吃了大大的暗亏,有苦说不出,以已度人,自己是做不全这道题目的,都不由格外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