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1章 去搞建设,搞开发!(2更)(2 / 2)

经过了战乱、百姓的迁移,文化的传播,晋朝初年,整个南方才算是初步融入了中原地区。

为后来的“衣冠南渡”提供了稳定的政治基础。

否则数千万人的南下,岭南地区的少数民族,在不认同一个国家的情况下,怎么会同意汉族百姓安家立业?

直到这个时期,整个南方,才算是和中原地区彻底融入一体。

但在这个融合的过程中,时间的长度和人口的迁移,就不是冯逍的能力所能够弥补的。

更何况,大秦时期的岭南,人家还有着自己的文化。

一提到百越,总认为这个地方就是野蛮人的地盘,都是为开化的蛮荒之地。

其实不然。

在整个江南地区,曾经建立过数个势力强大的政权。

其中的越国,相传是夏朝姒少康的儿子姒无余所建立。

传至春秋时期的越王姒夫谭,已经有了一千五百年的历史。

等到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灭掉吴国,北上与中原诸国会盟之时,已经称霸了整个江淮地区。

成为了春秋时期的最后一位霸主。

等到公元前306年,楚怀王兴兵伐越,夺取了整个江东之地。

至此曾经雄踞整个江南的越国势力,才散为一盘散沙,成为了如今的模样。

而岭南虽然也是中华民族的一个发源地。

但是因为山川纵横,森林弥补,水系蔓延,致使整个地区与中原隔绝。

其地势主要有山川、水系和盆地构成。

但又因为水系纵横、山川零落,使得所有的地势被分割成为块状。

整体而言,由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构成了整体的水系网络。

在错综复杂的水系网络当中,由群山区域构建的南岭山脉,纵横零落。

致使道路艰险,通讯不便。

这也是岭南地区,一直不被古代中原地区重视的根本原因。

实在是开发成本太高,但是却又缺乏回报。

甚至从投资和收入比例而言,甚至都不如东北地区见效快。

但只有从后世而来的冯逍才知道,如果南方地区下大力气开发之后,天下百姓则无衣食之忧。

“两广熟,天下足。”的谚语,绝对不是说说而已。

独特的农作物气候条件,使得一年两熟甚至三熟。

其每年的产量,绝对不是北方地区可以比拟的。

更何况,在广褒的岭南大地上,还有无数独特的产物。

丰富的锌、锡矿石就暂且不说。

水果就有荔枝、香蕉、菠萝、桂圆、芒果、猕猴桃等。

除了水果还有香菇、黑木耳等山珍。

甚至于甘蔗、茶叶等经济作物。

更不用说还有着巨量的金银花、桂皮、黄精、安息、田七、茯苓等中草药。

在冯逍的眼里,千里岭南大地,那就是大秦的一座珍藏了无数珍宝的宝库。

而在这样的条件下,冯逍制定了行政统御、经济控制、文化同流的发展模式。

希望能用五十年,甚至是一百年的时间,彻底将岭南百越地区,融入到大秦的怀抱。

而这期间,墨家、纵横家、名家和杂家,将成为他的左膀右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