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翦的苟,一半是因为他的性格,另一半是因为他和嬴政的关系。
王翦出身平民,本身就是不是那种招摇的人,所以他一生都颇为低调,已经习惯成自然。
王翦作为嬴政幼年时期地守护者,半个老师,可以说是君臣相得。
但君臣想得不能指望单方面的维系,而是双方的配合。
为了不给嬴政出难题,所以在一统六国期间,王翦用贪财的方式,主动自污。
从而帮助嬴政,得到了巨大的操作空间,使得嬴政并没有遇到,封无可封的窘迫境地。
而王贲虽然和嬴政的关系,没有王翦那么亲密,但作为长期跟随在父亲身边,一直效力于始皇帝左右的重要武将。
哪怕他做出一点出格的事情,嬴政也是一笑而过,更何况,和王翦相比,王贲只是有些谨慎,并没有苟得多么厉害。
可是到了王离这一代,就不同了,自幼作为通武侯的继承人,一个青年小伙,不说意气风发,起码也要热血昂扬。
可是平日里受爷爷和父亲影响的太过,以至于变成为了苟而苟。
没有了那种自然而然的感觉,反而有种照猫画虎不成反类犬的感觉。
甚至站在朝廷的角度看来,这是说明皇帝没有容人之量,所以导致了王家都不敢太过于立下功劳。
尤其是面对被包围的都城,最应该的做法是,不顾一切地解救咸阳来救驾,而不是瞻前顾后的思虑那么多。
想得多了,就显得忠诚度有些不够。
虽然嬴政非常肯定王家对于自己和大秦的忠诚。
但王离的表现,让外人来看,却非常没有说服力。
王贲实在没有想到,自家那个小家伙,着实有些苟得过分了,甚至都没有了年轻人的朝气。
受此影响,王家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苟道是没有办法继续坚持了。
否则就是在给皇帝出难题。
他和父亲王翦两人倒是无所谓,毕竟身上有着灭国的大功劳在身,而且也到了升无可升的地步,苟一些也不要紧。
但自家那个小子,才出道,就这么苟,这不是戳陛下的肺管子么。
更何况,嬴政的一些列行动,已经表明了,年轻的朝臣,就应该像冯逍这样招摇的。
而不是一个个都和自家父子一样,躲在人堆里不露头。
心思急转间,王贲对于冯逍心里感念几分。
他知道,所谓的稳妥的战术,不过是冯逍在众人面前给王离找理由罢了。
这都是为了,能让嬴政在众人面前有个台阶下,也是为了淡化王离的停足不前。
否则,真要是追究起来,皇帝都还被包围在咸阳城内,你一个搬救兵的将军,竟然裹足不前,是想要干嘛?
任何一个忠于朝廷的将军,不说不顾夜色直接强攻吧,起码也要摆出一个攻击的姿态来。
甩手掌柜一样的,等着城里皇帝的命令,延误战机的罪责是想放在自己头上了吧?
现在经过冯逍这么美化一番,起码可以对外人来说,不是王离不进攻,而是像和城里通个气,打个配合,以达到全灭叛军的战果。
同样的行为,换一种说法,就是截然不同的态度。
虽然此时大殿之上的人都没有说话,但所有人看向冯去疾的目光,充满了各种的羡慕嫉妒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