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这么说其实就是取巧了,但是这番话也让钟繇陷入了沉思当中。
刘协的话没有错,若是形成一个定时定点的考试,那么每年被吸引来的人才也是会远远不断的。
而且他们还只是备用官员,还可以继续考察一下他们实际的施政效果,避免出现那种徒有其名之辈浑水摸鱼。
“臣以为此计可行。不过目前陛下只是掌管了关中和汉中两地,若是想要吸引天下英才,那必须废一番力气了。”跟上刘协的思绪以后,钟繇也是琢磨着点点头说道。
和招贤榜一样,若是刘协想要把这个科举搞得有声有色,那么就必须在第一次使用的时候就打响名号。
也就是说第一次参加这个科举考试的人必须有些名头和话题度才可以,甚至这个当选的第一人最好能够留下一番功绩。
“嗯。朕想想。这天下英才颇多,但是若要将他们聚集到长安来,单凭朕的名号肯定是不够的。”刘协不禁自嘲了一下。
所谓人各有志,他虽然是大汉的天子,但是有些人志向本来就不在执政上面,任你怎么样邀请他们,他们都不会回应。
这种行为在历史上并不罕见,甚至很多有名的隐士都是拒绝过做官的邀请的。
有的有可能会出山,但是也得执政者一而再,再而三地进行邀请。
刘协对于自己礼贤下士的态度还是十分有自信的,但是一个政府也不一定要那些名声在外,治理能力超强的人物。
只要这些官员能够按照上头的政令实行,然后及时给他们反馈就足够了。
那些真正的政治人才一般也都是在上层,如钟繇这种。
“不如让蔡议郎主持。他乃是当时大儒,在学术界有很多的相识,应当可以将他们邀请前来的。”钟繇提起了自己的意见。
君臣两人就是如此,若是他们两个在一个想法上面达成了一致,就会一起给这个想法想如何实施。
“不错。但是名头还是不够大。这件事情还是要斟酌一番才行。目前还是现将汉中的事情完成吧。如今春季将过,夏季就要来了,还是要将规划及时做好才行的。”聊了一会,两人也没有聊出一个所以然来,只好将这件事情先行放下了。
他们目前的重点还是必须放在汉中的事务上面。
“那臣便先去调查一番。”钟繇也明白有些想法并不是能够一蹴而就的,所以也就先行离去了。
这种事情还是调查才具有发言的权利,他们两个现在不过是用自己的所知范围在考虑这件事情肯定是没有办法说一个所以然出来的。
所以钟繇决定还是回去和自己手下那批招贤令找来的士子了解一番,让自己清楚他们到底在想着什么比较好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