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蒙学与蔡昭姬(求收藏)(2 / 2)

趁着这个空档,刘协看向了蔡邕:“蔡议郎,朕还有一事想要与你一叙。”

蔡邕反应了过来,正襟危坐地看向了刘协。

“朕想要让你主持编著一本书,用于蒙学。”刘协脸色正经了起来,很郑重地说到。

“蒙学?陛下不是已有《仓颉篇》,《凡将篇》此等蒙学书籍了吗?为何要重新编著?”蔡邕有些疑惑地问向了刘协。

在汉代蒙学其实主要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就是习字,主要就是用《仓颉篇》等一席列的书进行教学,主要就是为了让人看得懂字。

第二部分就是道德和伦理的教育了,什么《孝经》,《论语》,就是在这个时期进行学习的。

《仓颉篇》等蒙学著作都是秦朝时期官方的蒙学教本,本意就是为了统一文字。

汉代经过了多次的修订,才变成了刘协曾经学习的模样。

刘协见到蔡邕有所不解便开口说到:“《仓颉篇》朕以为有所繁复。虽然亦是朗朗上口,但所学时间甚久,不宜蒙学。”

在他的记忆中《仓颉篇》可比他见过的三字经要复杂得太多了,就算是自己现在也不能记起来其中的内容。

蔡邕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

“朕认为,蒙学主要便是教人识字。故还是简单些好。比如若以天下百姓为题编著一本蒙学书,让天下百姓皆能知自己姓名如何书写,岂不美哉?或者以《孝经》,《论语》为本,编著如“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此等有所教育意义的词句,便能兼顾道德人伦的教学。”眼见蔡邕似乎有所意动,刘协又将自己心中的计划说了出来。

《三字经》,《百家姓》即使是在刘协的小时候也是启蒙的书本,是真正经历过历史校验的书籍。

刘协如此一说,坐在旁边的蔡邕神情变得兴奋了起来。

刘协的说话确实是行得通的,如今的蒙学确实存在着初学者难以理解书中意的情况,若是将蒙学书籍改编地如同刘协所说的一般,那应该可以更好地教学。

“臣,愿意一试。”话既然都已经说到了这个地步,蔡邕便不再推脱,满口便答应了下来。

就在这时,蔡昭姬也终于郑重地将焦尾琴报到了客厅中,安放好琴后,便粉颌轻点,示意自己要开始演奏了。

刘协便停下了自己要说的话,准备欣赏一下这传说中的焦尾琴所发出的美妙琴声。

随着蔡昭姬的双手开始在这把七弦琴上缓缓拨动,一阵清脆明亮的声音传到了刘协的耳边。

就连原本还有些坐不住的吕玲绮,也摆正了自己的身子,仔细聆听了起来。

焦尾琴在蔡昭姬的手下时而发出高亢的声音如同一个人在怒吼一般,时而婉转低沉犹如一个阁中落泪的女子。

刘协闭上了眼睛,一副女子送心上人远赴战场的画面便跃然于眼前,刘协心中暗暗称奇。

许久,琴声停了下来,刘协依旧沉浸在刚刚的声音之中,久久不能忘怀。

他微微张开双眼,心中想到:“怪不得文人雅士都喜欢听曲,这种感觉实在是太舒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