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夜,杨敞早早起来,穿上官府,出了府中,准备前往宫中。
这边刚准备上马车,那边看到一个人快马加鞭过来了。
看到杨府的大门打开,那人大声喊着:“可是杨都尉?”
杨敞见此,停下上车的动作,微微颔首道:“我就是。”
信使赶紧下马给杨敞行了一礼道:“见过杨都尉,此乃从会稽郡给杨都尉的急件,请杨都尉检查一番。”
杨敞一听,不大了解许延寿为何给自己发了这么一个急件过来。
他检查了一下发现信件并没有开启的痕迹,接着便招呼府中下人道:“信使车马劳顿,你安排信使休息一下。”
“诺。”下人应了一声。
杨敞还是上了车,对外面赶车的人说道:“启程去宫中吧。”
然后在路上,杨敞就将信件给撕开,看了起来。
这一看,杨敞也是恍然大悟。
没想到他们那群人处心积虑定下的搞走许延寿的阳谋其中竟然还有这么大的破绽。
又将信件看了看,杨敞这时候才轻笑的在心中说道:“没想到延寿这小子竟然还想在会稽郡扎下根呢。”
一想到自己女儿好久没能看到了,杨敞就有些犹豫是不是不要按照信中所说。
但是杨敞转而一想,若真不将消息传给大将军,恐怕自己拿毛脚女婿肯定会怪罪自己。
为了不让自己闺女难做,杨敞决定有机会还是将许延寿所言给大将军说一说。
到了大朝议的殿中,此时在京的诸多高官都在。
大将军、丞相、御史大夫等几人都还没来呢。
左将军上官桀也没到,提前到的在朝中地位多是九卿及以下级别的。
而坐北朝南,正对着门口的那张主座的椅子上以前通常都是汉昭帝刘弗陵坐上一会就离开了。
此时那张椅子也没人。
不过也没过多久,杨敞就听得外面的小黄门喊道:“大将军到,丞相到,御史大夫到,左将军到。”
接着众人纷纷起身,目送几个人穿过殿中央,到了前排的几个座位旁。
此时还没有人落座。
接着从殿后一个导引的小黄门喊道:“陛下驾到。”
众人纷纷看向了那喊话的小黄门。
赶在小黄门身后的乃是汉昭帝刘弗陵。
众人在大将军的带领之下,向刘弗陵道:“我等拜见陛下。”
接着大将军霍光领着众人躬身向汉昭帝行礼。
汉昭帝满脸的疲惫,向众人回礼后落座下来。
待众人都坐定,大将军霍光开口说道:“陛下,今日之议乃是田延年等使节团均已经回到长安,今日便向陛下述职。”
汉昭帝颔首道:“大将军,快请他们前来吧。”
大将军听此,点点头,起身喊道:“陛下有令,着田延年、上官安前来述职。”
众人纷纷向后面看去。
田延年、上官安便进来了。
走到汉昭帝跟前,两人向汉昭帝行了一礼道:“臣田延年等奉陛下指令,持节调查会稽郡情况。
调查完毕,前来述职。
拜见陛下。”
待两人行李完毕,汉昭帝赶紧虚扶一下说道:“你二人快快请起。说说会稽郡情况如何?”
田延年道:“陛下,经我等调查,此前奏疏弹劾瑞侯之情况,臣确实未曾发现。
但此番调查,臣等也确实发现瑞侯其过人之处。
若按照以往之经验,发生旱情,即便不发生人相食的惨状,但定然有因旱情导致饥饿饿死之人。
但瑞侯却是不凡,其赈灾情况和传统情况大相庭径。在瑞侯带领之下,会稽郡竟然未出现一例因饥饿而死之人。
倒是许延寿充分利用劳动力,将会稽郡的流民打消在萌芽之中。
陛下,这是受到许太守恩惠的灾民听说我等要调查许延寿的,其赈灾之子民竟为了瑞侯,不惜一早前往太守府之处,为太守质证、作证。
此乃众人写的血书,我给保存起来了。”
汉昭帝一听,感了兴趣,对田延年招招手道:“给朕看一下。”
“诺。”田延年应了一声,接着将血书呈上,递给了汉昭帝。
汉昭帝看着血书,满意的点点头道:“果然,瑞侯在何处都可开创一片新的事业。”
上官安听到这话,十分不爽,但却并未说话。
然而一个小官却开口向汉昭帝说道:“陛下,若瑞侯真如他们所说,臣认为,恐怕要将瑞侯调离会稽郡了。”
汉昭帝一听,皱眉说道:“为何?”
此时左将军上官桀道:“陛下,瑞侯此举乃是收买会稽郡之民心。此时瑞侯在会稽郡时日尚且短,若时日一场,恐怕会稽郡便会唯有瑞侯之言是从,到时候再让瑞侯调离那就晚了。”
听此,众人纷纷附和。
大将军却没有说话,而是看着众人。
看到大将军未说话,汉昭帝自然不会放过他,他转头向大将军问道:“大将军,果真如此么?”
大将军霍光则是拜了拜道:“陛下,不如听听其他人所说。”
听到霍光这句话,众人纷纷讨论起来,无论从哪个地方看,上官桀说的确实如此。
这一番讨论,汉昭帝都有些动摇了,是不是让刚上任没多久的许延寿动一动,不再让其担任会稽郡的太守了。
就在此时,杨敞却起身躬身向汉昭帝行礼拜道:“诸位都言会稽郡太守瑞侯许延寿在会稽郡受人爱戴,会稽郡百姓太守马首是瞻。
臣为许延寿之岳丈,臣今日站在旁观者的立场之上,仍然认为他们说的此言毫无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