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论官职,眼下除了病危的张飞外,荆州确实无人比得上李严这个镇南将军。但对荆州众将来说,李严久在益州,到荆州不过数月,相当于一个外人,对荆州诸多事宜并不熟悉,突然空降到襄阳诸将的头上,是否会引起众人不满。
若李严性格和气倒也罢了,偏偏马良知道此人性格孤傲,若是处理不慎,反而会埋下祸根。
说到底,李严本来是给张飞来打下手的,无论是诸葛亮还是张飞都没料到会发生这种突发情况。在诸葛亮的正式任命下达前,荆州难以选出一个让众将心服口服的领袖。马良自知拥兵五千的李严,绝不会受他一个征东将军所节制。
“我先写信与镇南将军,问其意见!”马良左思右想后,决定还是和李严商量一下,若是能让傅彤或是辅匡前去协助吴班,倒也不错。
可还没等到李严的回信,第二日,又有信使从襄阳前来。马良这才知道张飞病危一事已经泄露,当下大惊,忙与冯习商议。
“正如平南将军所言,襄阳一带的降卒已是不能留了。若府君不愿加害,倒不如将他们送往夷陵!”冯习想来想去,认为夷陵是最合适的地方,“此地远离前线,不会为敌军所利用,更不易引发混乱!”
马良表示赞同地点头道:“镇南将军麾下有士卒五千,足可将那一千降卒押往夷陵!眼下魏军虽有可能进犯襄阳,着实需要镇南将军分兵前往襄阳驻守!”
商议停当后,马良再写了一封书信与李严,说明其中缘由,请他竭力协助。
且说吴班第二次派往汉中的信使,昼夜兼程,穿过山林,一路往西面的房县而来,花了大约两天的时间,不仅与第一天出发的信使汇合,而且顺利抵达房陵县。房陵太守丁立麾下的巡哨士卒几个月来一直巡视边境,提防魏军入寇,在看到襄阳来的友军后,第一时间将他们带到房陵。
由于诸葛亮和关索先后叮嘱东三郡的太守们留心荆州之事,因此丁立果断给二位信使换了好马,让他们快速用过饭后,立刻前往下一站上庸,而上庸太守申耽亦是如此款待。等到了西城县时,由于西城临近沔水,太守李辅更派船只与一众水手护送两名信使,走水路前往汉中。
三位太守不曾怠慢,水手们轮番换人,加上东风吹动船帆,两日后,终于将信使们送出大巴山脉,进入汉中地界。二人一在渡口下船,又是马不停蹄地前往沔阳,也就是汉军的大本营。到达成固县时,两个信使由于连日赶路,已是筋疲力尽,连下马的力气都没了。好在成固县的汉军知道荆州之事定然十万火急,立刻派人将书信继续转送沔阳。
此刻的关索,正在沔阳一带操练士卒,筹集物资。自诸葛亮与赵云、魏延等人离去后,汉中诸将属关索官职最高,后方之事也全权委托于他,这对二十四岁的关索来说简直是无上的信任。关索自然不敢怠慢,除了关注汉中军事,还派人联络东三郡的申耽等人,让他们好生留意荆州之事,一旦有信使前来,便立刻安排马匹舟船,以最快地速度让他们到达汉中。
得益于关索当年在魏军进犯东三郡时奋勇退敌,因此东三郡的三位太守对他的交代还算上心,方才没有耽误大事。
这日午时,关索正在巡视营中士卒的操练情况,如今汉中尚有两万士卒,虽然他们没有随诸葛亮奔赴凉州,但关索同样要让他们保持高昂的斗志,随时准备征战。
途径丁奉负责的校场时,丁奉见关索到来,忍不住迎上前去,小声问道:“长寻,听闻昨日丞相派人回来,可是要我等动兵?”
“并非如此。”关索淡淡地回答道,“我军眼下正与魏兵在渭水两岸对峙,丞相让我备足粮草,以作长久之计!”
丁奉微微点头,也略带不解地说道:“丞相让你坐镇后方,究竟是何用意呢?”
也算丁奉克制,没在军营里直接爆出一句“大材小用”。
“为将者,不可只知争强斗勇,调拨钱粮、整合部曲亦是大事。”关索正色说道。即便他留在汉中是为了随时支援荆州,但这段日子他在丞相府参军马忠、柳隐等人的协助下,对后勤之事渐渐熟悉,对此他也乐在其中。
其实,这也是诸葛亮有意培养关索,至少在他看来,关索日后绝对可以成长为独当一面的封疆大吏,到时军政皆不可落下。
丁奉虽然觉得关索此言有理,但心中却是连声苦笑,他倒是很想去前线杀敌。